产经> 产经新闻> 正文

让老人老有所养 老有所乐

阳江日报 2018-08-15 08:54

近段时间,笔者和一些老人聊天,得知他们大多都不满意现在的生活状态,吐槽儿女没时间管自己,认为自己现在已经逐渐成为儿女负担、社会累赘,言谈举止中都流露出“过一天算一天”的颓唐心理。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7年末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超过2.4亿,占比达到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接近1.6亿,占总人口的11.4%。在快速老龄化的中国,如何养老是无可回避的大问题。

“养儿防老”,是我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基本特征。但是,未富先老、子女数量减少、传统养老观念受冲击等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致使家庭养老的功能不断弱化,对此不少人呼吁:必须提高社会养老能力,才能应对加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不过,现阶段的一些养老机构因为资金投入、护理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不足,离公众的期待还存在一定距离。

笔者认为,提高社会养老能力除了完善养老机构之外,更重要的还需要改变整个社会对老人的尊重态度。没有老人过去的努力,就不会创造出今天我们安稳的生活。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所以,重视养老工作是全社会的事情,也是每个人的事情。很多年轻人认为,让老人有饭吃、有房住、生病有人照顾就行了,其实只要问问家里的老人,就知道这些还不够。关爱老人,子女们要了解老人的需要。除了健康维护、居家安全和生活保障这些基本需求外,有些退休老人还有继续工作的愿望,不妨根据其意愿提供机会让他们继续发挥余热;有些老人希望参与社会生活,那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团、志愿者服务活动;有些丧偶老人有向往美好婚姻家庭生活的权利,应积极穿针引线,帮助老人追求美好生活等等。居委或村委更要关爱一些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比如成立老人互助小组或者老人志愿服务队,让有余力的中老年人去照顾或者陪伴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对积极参与志愿的老人服务时间进行登记存档和表彰宣扬,以便将来他们需要他人照顾陪伴时优先安排,从而鼓励老人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当然,老人自己也要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既要认识到自己退休之后的社会角色变化并调整自己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下生活,直面自己的局限,看到过往生活的缺憾,也要拓展个人生活和情感的圈子,寻找新的价值体现。

党的十九大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因此,各地都应该营造孝老爱亲、代际和顺的社会氛围,重视家庭建设和家庭责任,切实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新闻推荐

多么坚固的信仰?

【天风研究·固收】孙彬彬/高志刚摘要:六师国资虽非典型意义上的城投公司,但是却也承担了典型的“融资职能”。考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