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产经新闻> 正文

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 科技应用不仅“横向”多元化,更有“纵向”下沉的趋势

信息时报 2018-10-23 01:21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陈周琴) 近日,记者从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世界发展报告》中了解到,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正在下沉,其中数字化在普惠金融业务中,也有越来越多更为底层和基础的应用在尝试。而在近几年普惠金融发展的全球化热潮中,从国内外的巨头们布局来看,在普惠金融领域的科技应用不仅“横向”多元化,更有“纵向”下沉的趋势,触达小微或三农市场更底层、分散的业务数字化提升。

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

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及微众银行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18)》,普惠金融生态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金融科技。以信贷为例,在实践中,金融科技主体通过构建产业集群平台,将过去由单一机构独立完成的诸多信贷环节模块化,连接资金方、资产方和在业务链条不同环节中各有所长的服务提供商,形成有机的借贷生态体系,充分发挥各自在业务属性、服务网络、数据积累、风险管理、科技研发、金融资源等方面的差异化优势,以协同方式消除业务短板,为普惠金融人群提供多元化、价格可承担、体验便捷的服务解决方案。

以完全线上化运营的互联网银行微众为例,其主要面向小微企业主或个人的信贷产品“微粒贷”已经完全实现100%纯线上操作。微众银行行长李南青认为,微众银行建成拥有知识产权的可支撑亿量级客户、高并发交易的核心系统,极大地降低了账户运维成本,使服务和让利于普罗大众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全面推进ABCD(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Computing、大数据BigData)科技发展战略,致力其研发、应用领先。

此外,京东金融在农业方面的数字化应用也被选入《2019年世界发展报告》,作为科技在普惠金融应用的案例,入选的还有来自马达加斯加、阿富汗、喀麦隆等国家的数字化应用案例。“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在特定的时间、在特定的地点、把资金精准地投放到产业链上,为农民从原料采购、种植、收购和销售的全过程,提供精细化、自动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从而实现了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京东金融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巨头设普惠金融科技实验室

随着科技在普惠金融的应用日益深入,不仅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尝试业务层面的应用,更有金融巨头已经开始设立专门聚焦普惠金融的科技实验室。记者从万事达卡获悉,其已投入了数十亿美元进行支付科技和产品的研发,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万事达卡建立了8个创新实验室,位于印度的第九个创新实验室也在筹建当中。其研究方向包括五大领域:数字支付、数据解决方案、普惠金融、支付安全和创新支付方式。

在这8个创新实验室当中,位于肯尼亚内罗毕的“万事达卡实验室”显然有更明确的目标——普惠金融。据万事达卡中国区总裁常青对记者介绍,该实验室早在2014年就已专门设立,致力于通过数字支付技术及战略性投资推动非洲普惠金融发展。例如,去年十月万事达卡在内罗毕推出了Kionect数字订购系统,帮助非洲小微零售商改善库存和供应链管理问题,惠及整个供应链的利益相关方。而在乌干达地区,万事达卡也携手M-KOPA能源公司为东非人民提供低价、安全、清洁的能源。

新闻推荐

“粗粝”小姐姐直播干农活成了女神这位山里姑娘收获317万粉丝,发动村民共同创业种植稀有水果

↑袁桂花参加“幸福乡村创业”培训。↓袁桂花在快手上直播雷寨村的血藤果。血藤果又名“布福娜”,苗语意为“美容长寿之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