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房产新闻> 正文

老人投资金条 四万元养老金﹃打水漂﹄

绵阳晚报 2018-11-18 03:50

漫画

■记者杨佳

1.

本想收藏好物以增值

不仅蚀钱财还受“冤枉气”

2016年2月,84岁的赵先生参加了一次纪念金条收藏活动,花了近四万元购买了12枚金条。其内有收藏证书、检验报告各一份,发票一张,回收合同一份,北京某某有限公司刮刮卡一张。老先生刮开卡发现自己中了一等奖,奖品是价值36800元的福寿玉玺(和田玉)。工作人员告诉老先生,因为玉器容易损坏,需要好好包装一下再寄给他。至今,这块福寿玉玺都没有寄来,电话也一直打不通。经检验,金条的品质也十分低劣,老先生才意识到上当受骗了。

温馨提示

73岁的王先生是一名退休返聘医生,喜欢收藏。2014年10月中旬,从北京某收藏品公司来了一位自称赵先生的年轻人推销一款具备增值功能的古董,并开出了天价。王先生表示这个价格他本人根本支付不起,于是小赵每天到王先生上班的地方等,死缠烂磨。连续多天,王先生被纠缠得糊涂了。小赵表示可以帮王先生卖掉以前的藏品,凑钱买他的产品。王先生糊里糊涂地凑了1.8万元交给小赵并签了订金合同。此后,小赵就再也联系不上了。消费者唯有从自身做起,不贪图小利,到正规的银行网点,根据自身能力投资理财,才是正道。老年人玩收藏一定要量力而行,切勿超过自己的实际购买能力。一般的收藏者购买古董时,应该向卖家索

要由国家认可的权威部门出具的鉴定证书或相应的票据;投资黄金类产品,最可靠的渠道是购买各银行推出的自有品牌,其他渠道的产品慎购。

2.

以“理财产品”名义卖保险

合同到期后方知被忽悠

2010年2月,71岁的陈阿婆在某银行买了1份分红保险,听某公司保险销售人员的口头介绍说,每年收益不低于6%,于是老人交7.5万元买了保险。2016年保险到期,陈阿婆去该保险公司领取满期金,才发现实际收益与购买时销售人员介绍的情况不符,但她一直没看过保险条款,也不清楚保险的具体保障范围和红利的分配情况。

经调查发现,该保险公司存在办理投保手续时未要求陈阿婆抄录风险提示语句,承保后没有向陈阿婆提供保险合同条款、未在犹豫期内完成新单回访、未向投保人指定地址寄送投保后各年度红利通知等问题。

投资、理财,这类看似“高大上”的名词,常常被别有用心地罩上一层梦幻面纱,似乎只要购买了相关理财产品,进行了投资入股,就能坐享其成、日进斗金。不过,天上从来不会无故掉馅饼,想要赚钱,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人,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就必须做好面对重重关卡的准备。

老年朋友想要理财,首先应该弄清楚以下几个概念:银行理财不等于储蓄存款;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口头宣传不等于合同约定;别人说“好”不等于适合自己;投资理财不等于投机发财。

老年人获取信息渠道狭窄,加之人到老年精力有限,投资理财更要多和子女商量。老年人在投资时,包括配置银行理财产品,有时“耳根子比较软”,容易相信别人的话。再加上自己对很多事物并不了解,也较易被别人所欺骗。因此,投资前可以先和子女商量商量,让子女为自己的投资进行把关。

3.

警惕投资理财陷阱

与人金钱往来尽量留好证据

有句俗话说,挣钱犹如针挑土,花钱犹如水洗沙。钱滚钱、利生利的愿望固然好,但稍有不慎,可能就钻进不法分子设下的圈套。老年朋友投资理财,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种陷阱:

以“存款”“理财产品”的名义推销保险。理财产品注重收益,保险注重保障功能,收益功能相对较弱。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理财时,一定要明确自己所购买的产品类型,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夸大保险收益率;夸大保险保障功能,如称什么医疗费用都能赔,什么病都能保;阻碍回访,如销售人员称回访只是形式,不管问什么只要回答“是”就可以了的,这些都应提高警惕。

非法集资。其一,以投资保健品、生态环保、养老养生等多种名目,通过组织免费旅游、茶话会或派发米、油等小礼品,以发展会员、投资加盟店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其二,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形式非法集资,发布虚假的借款项目为自身融资,募集的资金用于不法分子个人投资房地产、股票、期货或以高额利息放贷以赚取利差。其三,民间借贷型非法集资,主要利用亲朋好友之间的相互信任,以短期资金周转给付高息等为由,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吸引人加入。

利用互联网技术构造虚拟产品,以虚拟产品的销售与返租、回购与转让、发展会员有奖励或提成、商家联盟、“快速积分法”等形式,以传销手法进行非法集资。

那么,如果被骗后应采取哪些措施补救?专业人士介绍,投资者可以搜集证据,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同时可以向银监会举报,由当地银监、公安等部门介入查处。如果是群体性案件公安已经立案的,可以马上去登记。受害人也可以到法院起诉,保全对方财产,要求对方立即归还欠款和利息。如果有因此造成实际经济损失的,可以要求对方一并赔偿,取得胜诉判决后,可以向法院提供对方财产线索,申请强制执行偿还自己的债务。此外,与人金钱往来尽量有证据支撑,有欠条的可以使用欠条作为证据,没有欠条可以使用其他证据,如银行转账记录、电话录音、证人证言等,能够证明欠款事实和欠款金额即可。

如今,大多数老人手上都有一定积蓄。人到老年,打拼一生,虽然劳动能力不及年轻人,但好在手头有一定的“养老资金”,可以让自已闲散放松,生活安顿下来。但钱永远不嫌多,生活不再过得紧巴巴了,不少老年朋友也开始考虑如何让钱滚钱,利生利,获得一定收益。

不过,老年人大多风险承担能力较低,一旦投资收不回来,可能一辈子的积蓄就打了水漂。业内人士建议,老年朋友进行各类投资,还是应该以求稳为主。

温馨提示

延\伸\阅\读

老年人投资理财当心三个陷阱

老年朋友投资理财最容易遇到哪些陷阱?听听专家的分析。

陷阱1:产品没有风险不合规的理财机构通常承诺“产品没有任何风险”,实际上,任何投资都是具有风险的,任何规范的机构,在对外宣传时,都一定要说明“投资有风险”。建议买理财时,凡是没有写在合同里面的条款,都不要相信。

陷阱2:承诺超高收益年化收益15%,甚至20%……不规范理财机构经常做出类似承诺,其实,目前,银行理财收益往往在6%以下,信托大约在8%~10%之间,比较高的P2P类固定收益理财模式,年化收益也仅在10%~12%左右。没有任何规范化的财富管理机构能为客户提供几万元起投、年化收益20%的理财产品。

陷阱3:买理财就送礼“您投资5万元,我们送您食用油、购物卡、厨具……”这样的承诺对老年人极具诱惑。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要为了一个礼品匆匆做出投资决策,从而掉入骗子设下的陷阱。

(据《中国经济时报》)

新闻推荐

中国买家首次净卖出美国房产

某房地产资本分析公司称,经过数年海外疯狂扫货之后,今年二季度中国投资者成为美国房产的净卖家,共出售价值12.9亿美元地产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