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连亏“省钱为王” 海兰信子公司启动摘牌
本报记者庞华玮
2018年12月4日,上市公司海兰信(300065.SZ)公告称,经慎重考虑,同意其子公司海兰天澄(871442.OC)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申请股票终止挂牌。
新三板的关键是想办法留住好企业。那么,如何留住好企业?
12月5日,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不该来新三板的企业退出是一个好现象。”
海兰天澄摘牌
2017年4月,上市公司海兰信旗下控股子公司海兰天澄登陆新三板。但挂牌新三板未满两年,海兰天澄就准备摘牌。
根据海兰信公告,海兰天澄摘牌原因是“根据自身经营战略调整及长期发展规划,为高效开展业务、节约成本”。
公开资料显示,海兰信持有海兰天澄51%股权。2015-2017年,海兰天澄净利润连续亏损,这三年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负221万元、负22万元、负505万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海兰天澄总资产5073.9万元,净资产1041.27万元,实现营收2149.88万元。
那么,为何海兰天澄去年刚挂牌,今年就要摘牌?
有海兰信相关人士曾对媒体表示,主要因为挂牌的费用支出比较高,公司挂牌的初衷未能实现,所以没有必要继续挂牌。
12月5日,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认为,根据其主办湘财证券于4月25日发布的关于海兰天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风险提示公告,其原因可能还是落脚在节约成本上。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维持新三板的直接成本有券商督导费10万-20万元,审计费10万-20万元,还有股转公司的监管年费等。
除了这些常规费用之外,一家今年摘牌的新三板董秘告诉记者,挂牌还有许多隐形成本,比如所有经营事项和数据都要披露公报,年报、季报也需要一大波人去应付。又比如该公司计划摘牌后才融资,这样不用走券商通道,能省几十万元。
有分析指,目前子公司海兰天澄的业务类型和上市公司海兰信并不属于同一板块,而是独立运营,一方面它并未站上海洋产业的风口,另一方面也没能和上市公司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这导致海兰天澄处于连年亏损的状态。
同时,海兰天澄的资料显示,其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主要来源于银行和关联方借款。
12月3日,海兰天澄发布公告称,因生产经营资金需求,公司拟向民生银行北京成府路支行申请贷款1000万元。同日,海兰天澄发布另一则公告称,因经营发展需要,公司拟向上海海兰劳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借款35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压力。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没有盈利,也无法满足融资需求的情况下,还要维持挂牌成本并无好处,摘牌或成为一种更现实的选择。
摘牌潮的是与非
企业从新三板摘牌已成今年的一种普遍现象。
近日,一家公告近期将摘牌的新三板公司证代向记者表示,此前公司是抱着转板的希望登陆新三板,但现在新三板的政策不容许转板,而新三板市场流动性差,前景不明,所以公司正抓紧退出新三板,明年计划去创业板或科创板。
对此,12月5日,南北天地董秘崔彦军接受采访时表示,新三板企业摘牌主要原因是,“由于新三板流动性及估值的问题,部分优质挂牌公司选择去A股或者美股、港股上市,大部分企业是因为在新三板没有享受到资本市场的益处,比如,融资、被并购、业绩提升、品牌宣传等。反而付出了规范化的中介机构成本,甚至更大的隐性成本,比如税务、社保等。”
“接下来是否继续大量摘牌,取决于新三板改革的步伐和力度,比如普遍预期的精选层推出,以及创新层的差异化政策,否则大量摘牌仍将持续。”崔彦军说。
而对于继续留在新三板的企业,崔彦军认为,“从现状看,留在新三板的部分优质企业是受益的,由于有公开信息和严格的审计,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对快捷。另外,新三板也是上市公司并购的标的池。”
“作为挂牌公司,我们希望新三板尽快摆脱困境,按照资本市场规律进行优化改革,尤其是提高流动性等方面,让大家看到希望,改善市场预期。”崔彦军说。
对此,12月5日,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长朱为绎告诉记者,今年摘牌的企业,大量是本来就不应该挂牌的企业,少量是因为并购和IPO。
“我倒希望未来越来越多的本来不该来新三板的企业能够退出这个市场。”朱为绎说,“怎么留住好的企业?最终还是要降门槛,投资人实现真正的退出。”
当日,九泰基金产业投资部总经理郑立昌也向记者表示,“新三板现在有一万多家企业,挂牌以后都会有新的成本产生,而许多公司本身还没到需要到一个证券交易场所挂牌的阶段。”
郑立昌说。“希望能尽快推出进一步分层的措施,并在此基础上降低个人投资者门槛,给新三板注入活水,让市场流动性得到明显改善。”
新闻推荐
日前,银保监局《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正式落地,相较之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此次发布的管理办法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