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措施需增强针对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肖立晟
前几天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今年减税降费规模超过1.3万亿,其中2000多亿是增值税,2000多亿是企业和个人所得税,3000多亿是降费,所以大约两成是流转税减税,两成是直接税减税,三成是降费,其余三成与出口退税、进口退税相关。但从我们的调研来看,大小企业普遍反映实质性减税的获得感不强。
我们分析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普惠式减税规模相对较小,在1.3万亿减税规模中,大约只占30%。第二,降低企业所得税会让企业获得感更强。国内许多商品需求弹性都很低,所以对企业来说增值税转嫁较快。很多企业反映增值税率下调3%,利润增长1.5%左右,而如果企业所得税下调3%,利润增长要高于3%,可能达到4%、5%甚至6%。第三,大规模减税政策落地时间比较靠后,效应还未及时释放,明年减税效果将更加明显。第四,减税的同时征管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企业对减税的感受。
对于下一步的减税降费,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进一步完善进项税抵扣措施。因为对于部分企业,如研发投入比较高的企业,进项税的抵扣压力较大。第二,从激发企业活力的角度来看,可以根据企业性质有针对性的设计减税税种。增值税减税在宏观层面效果明显,但企业实际获得感与企业的商品价格属性相关,直接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企业获得感更深。第三,继续调节个人所得税,着重培育中产阶级群体,将有利于中长期消费升级。第四,目前减税政策的效果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如果想在短期之内激发企业的活力,需要实施更丰富的结构性减税政策。
最后,对于中长期税收制度的选择,关键要看强调税收的何种功能。如果以促进经济增长为动力,间接流转税与企业紧密相关,更能激发地方政府活力;但是如果更强调发挥税收的转移支付功能和促进公平的属性,直接税是更好的方式。
(本文为作者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博智宏观论坛第三十四次月度例会上的发言,文章经作者审核。)(编辑祝乃娟)
新闻推荐
尼尔森2018年10月数据显示,百岁山已连续5个月市场占有率超越康师傅,坐稳瓶装水行业三甲。百岁山坐稳瓶装水行业三甲著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