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市场信息> 正文

稻田放养小龙虾每亩纯利三五千元 催生肥料新品类,一批知名企业开发虾稻肥

南方农村报 2019-01-29 11:08

“虾稻共作”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一稻两虾。南方农村报记者陈志文

统筹黄帼蓉

“网红美食”小龙虾目前在中国的需求总量约190万吨,国际市场需求缺口约30万吨。传统大水面养殖、池塘养殖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利用广阔水稻田养殖小龙虾的“虾稻共作”模式焕发生机,虾稻肥进入发展快车道,市场高达百亿元,吸引众多知名农资企业进入。

虾稻肥和水稻肥大不同

“虾稻共作”是根据生态循环农业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将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技术、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虾共生互促系统。

“虾稻共作”模式最早起源于湖北省潜江市,现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长江中下游流域,总面积约650万亩,其中,潜江市85万亩耕地已有近70万亩从传统水稻种植转型为“虾稻共作”模式。

“虾稻肥是"虾稻共作"模式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国斌指出,相比水稻专用肥,虾稻肥应满足几个条件:一是安全。肥料不含有害物质,不影响小龙虾成活率;二是可以肥水,供养浮游生物,为小龙虾提供天然饵料,且养分能被水稻快速吸收;三是具备各种抗逆性。虾稻肥要能促进小龙虾退皮、硬壳,增强抗病及抗侵害能力,同时,虾稻肥要能帮助稻株提升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四是能减轻青苔危害,有助于未消耗的人工饲料快速转化,减少水体及土壤残留,为龙虾生长提供优质的水生环境。

百亿级虾稻肥市场初具雏形

普通水稻种植中,每年用肥在60-80斤(以复合肥计)。精养小龙虾时,每亩塘按一米水深计,放苗前需要用到5-20斤尿素或碳铵+2-5斤磷肥+1-3斤复合肥或3-4斤单细胞藻类生长素(简称单胞藻)+2-3斤复合肥;后期全池泼洒6-10斤复合微生物菌剂,拌3-5斤虾料。

“虾稻共作”模式可有效降低水稻种植和小龙虾养殖中的肥料需求,实现高效双产。但实际生产中稻田不能完全满足小龙虾的食用需求,小龙虾代谢产物也无法满足水稻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需求,虾稻肥应运而生。

不同于传统水稻种植中将氮、磷、钾三大肥料复混使用,虾稻肥根据水稻和小龙虾种养共生的营养需求,精选氮磷钾并添加中量元素钙、活性腐植酸和金钛能多功能助剂,精心调配养分比例,采用自动化工艺生产的新型复合肥料。

虾稻肥用量如何?迪斯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张鑫告诉记者,在湖北省潜江等地,每亩虾稻用肥130-200斤,“虾稻肥用量约为普通水稻种植的3倍。”“3月份下虾苗,投入80斤虾稻专用肥,之后每亩地间隔半个月施用5斤虾稻专用肥,4月初开始卖虾,6月种水稻前,每亩再用80斤虾稻专用肥作为底肥。”潜江市龙湾镇郑家湖村虾稻种养户王永军介绍,每亩地虾稻肥用量约170斤。

按照我国现有的650万亩虾稻田计算,虾稻肥市场容量将高达50万吨。根据《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预计,未来“虾稻共作”模式养殖面积可能扩增至6500万亩,虾稻肥市场容量将达到500万吨,市值近150亿元。

“虾稻共作”亩净赚5000元

张鑫介绍,在湖北“虾稻共作”模式每亩可产出200-300斤小龙虾,稻米每亩可产出500-700斤。“虾稻模式产出小龙虾品质高于池塘精养,去年平均价格约20元/斤,加上稻米品质优于普通水稻,售价高出0.1-0.2/斤,算下来,亩收入约4500-7000元,纯利润3000-5000元,是水稻种植的5倍。”

“每季虾稻可产小龙虾150公斤左右,水稻300公斤左右,亩收入5000元左右,扣除各项成本后,每亩纯收益超过3000元。”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永华村的虾稻种养大户胡凤义表示,“虾稻共作”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一稻两虾,产出的小龙虾、稻米品质高,更受市场青睐。

不仅如此,“虾稻共作”模式相较于池塘精养、大型水面养殖,风险小,抗逆行强。

品牌肥企进入虾稻肥市场

“虾稻共作”模式逐渐升温,但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虾稻共作”模式产区,约90%的种养户选择使用与池塘精养模式相同的用肥方式;只有约10%种养户尝试或正在使用虾稻肥作为肥料。

目前,我国虾稻肥以“迪斯科”、“鄂中”、“新洋丰”、“三宁”、“中化”、“史丹利”为代表,这些肥料企业大都在2017年底至2018年下半年才进入虾稻肥领域。湖北鄂中生态股份有限公司浩斯特分公司湖北省区域经理陈昌告诉记者,虾稻肥发展时间短,规模小,各大品牌的产品销量都不高。同时,由于缺乏国家标准,假冒伪劣产品盛行,不仅影响收益,也降低了小龙虾、稻米的品质。

陈昌指出,大部分种养户从饲料企业处购买虾稻用肥,而小龙虾养殖中化学制剂为主,饲料企业在肥料生产技术、工艺上专业度不足。新洋丰、三宁等多家虾稻肥生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均反映,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虾稻共作”模式上用肥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湖北省潜江市白鹭湖农场虾稻种养户祝明礼也表示,很多种养户对“虾稻共作”养殖模式认知度不足,普遍侧重养虾而忽视种稻,直接使用精养小龙虾方式管理,或将种植水稻的用肥习惯直接套用在“虾稻共作”中。还有部分经销商表示,目前推广虾稻肥难度还很大,很多地区需配套水产产品销售。同时,“虾稻共作”现行的用肥方式会降低整体用肥量,进而影响复合肥总体销量。

新闻推荐

上市公司高管扎堆辞职

深圳商报/读创记者陈燕青新年伊始,上市公司高管扎堆辞职。根据WIND统计,截至23日,两市有173份公告涉及董事长、总经理、董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