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仍是重中之重
■2020年经济增速很可能进一步回落。这也凸显了稳增长的重要性。而宏观调控意义就在于防范经济大起大落,就是要通过预判预调,以合理的逆周期政策组合,灵活择时发力,平滑经济增长曲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019年已近尾声。尽管今年“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但中国依旧“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明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延续“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是刚刚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提出的要求。
本次政治局会议明确,2020年要确保两个重要任务“圆满收官”,因此必须“全面做好六稳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运用好逆周期调节工具”。可以预计,在明年这一特殊年份下,政策安排上稳增长仍是重中之重。要完成2020年所预定的多项任务,也就必须更加重视以“稳增长”为抓手部署各项措施。
在趋势性因素与周期性因素叠加、国际与国内不利因素强化的作用下,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前三季度平均下来6.2%,总体呈逐步回落走势,但随着经济站上新的台阶和要素条件发生明显变化,这种下行在情理之中,对应全球经济的疲软,就更是如此。毕竟,我国经济增长仍保持在6%以上的合理区间,这是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的增速,远高于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的3.0%。何况,作为“六稳”之首的“稳就业”已经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1%,也与经济增长同步。更重要的是,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运行质量提高进程在持续,新动能、消费、第三产业的壮大,一定程度抵消了经济下行压力。因此,我国经济中长期稳中向好的趋势没变。
还要指出的是,11月我国PMI录得50.2%,在连续6个月低于临界值后重返荣枯线之上,释放出短期经济动能有所修复,供需两端开始好转,企业预期也在改善的积极信号。虽然,在当前经济内生企稳的动力并不足的情况下,没必要过高估计这种短暂的由降转稳迹象的意义,但它提醒我们,逆周期调节虽不可能扭转下行趋势,但应对得当,可以缓解下行压力,稳定预期。后续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相关政策的落实力度不断加大,也有助于巩固和加强经济回稳的态势。
2020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这是因为,导致中国经济下行的趋势性因素并未出现明显改善,经济短期走弱因素也未消失,全球经济仍在下行,中国仍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经济增长速度换挡的节骨眼上,制造业弱势增长,地产基建拉动作用有限,消费走平,都是短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全球经济走弱和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也给出口带来压力。综合国内外各种趋势性与短期性因素来看,2020年经济增速很可能进一步回落。这也凸显了稳增长的重要性。而宏观调控意义就在于防范经济大起大落,就是要通过预判预调,以合理的逆周期政策组合,灵活择时发力,平滑经济增长曲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稳增长该如何发力?就宏观政策而言,本次政治局会议在强调“政策要稳”的同时,还表示要“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运用好逆周期调节工具”,既明确了保持政策的延续性,预调微调仍是主旋律,也表明,2020年逆周期调节力度会适度加大。货币政策方面,大概率会继续边际宽松,除了释放流动性以配合财政政策稳增长和满足整体经济的需求外,重点仍是以改革方式打通利率传导通道、切实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负担;财政政策方面,将继续落实落细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另外,近期地方专项债已提前发放,明年规模有望继续扩大,本次会议明确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说明明年将有更大力度的基建补短板政策出台,如专家所言,事关居民福利、消费升级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新经济发展等领域,很可能是新一轮积极财政的发力点。
应该指出,为确保两个重要任务“圆满收官”,稳定经济不失速固然紧迫,但实现高质量发展更为重要。相对以往,本次会议对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加全面和深入,不但要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而且要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从稳增长的角度看,这些目标的实现,不但将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的韧性,更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保证。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记者安蓓)国家发展改革委2日发布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