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消费热点> 正文

多因素推升CPI涨幅 专家研判物价平稳有基础

眉山日报 2020-02-11 07:13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记者 陈炜伟 安蓓 陈爱平)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4%,涨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

“同比涨幅扩大既有春节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因素,也有今年与去年春节错月、去年对比基数较低的因素。”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说。

专家分析,去年春节在2月,而今年春节在1月,春节错月和低基数是影响1月份CPI涨幅的主要因素。

“受去年1月低基数效应影响,今年1月CPI同比涨幅扩大。”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郭丽岩说,去年CPI呈现明显的前低后高走势,显著抬高了今年开年的翘尾水平。5.4%的同比涨幅中,翘尾因素影响约为4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4个百分点。

在新涨价因素中,食品价格的上涨是主因。郭丽岩分析,在新涨价的1.4个百分点当中约70%来自食品分项上涨拉动,其中猪肉、鲜菜分别贡献27.6%和28.2%。

食品价格内部也有较大分化,猪肉价格同比涨幅较大,但鲜果价格在回落。

董莉娟介绍,1月份,鲜果价格同比下降5%,连续4个月下降;鸡蛋价格上涨2.8%,涨幅回落4.5个百分点;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价格涨幅在10.4%至20.2%之间,均有不同程度回落;猪肉价格上涨116%;鲜菜价格上涨17.1%。

CPI上涨也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关。从更能反映短期变动的环比数据来看,CPI由上月的环比持平转为环比上涨1.4%。

“这主要是受春节及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影响。”董莉娟说,食品价格由上月的下降0.4%转为环比上涨4.4%。非食品中,受春节前城市务工人员返乡影响,部分服务价格上涨明显,其中美发、家政服务、车辆修理与保养价格环比分别上涨5.2%、4.7%和4.6%。

在上海一家超市,64岁的市民王峰告诉记者,由于疫情影响,他尽量少出门,每次出门都买足各类食品用品,1月下旬蔬菜比较“抢手”,春节过后蔬菜供应明显增多,价格也有下降。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叶军平介绍,受疫情影响,今年市民大多取消外出、居家过年,蔬菜需求大幅增长。加上节假日期间大量外来菜农回家过年,产能有所降低。农业农村委作出全面部署,全力以赴保障市场供应。

专家分析,疫情会对部分商品价格产生阶段性影响,但不会引发物价全面持续上涨。

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保供稳价措施,各地高度重视“菜篮子”商品供应,积极畅通物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惩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这都有利于平抑短期物价。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介绍,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指导零售企业及时调运补货,及时向社会发布市场供给情况,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稳定市场预期。目前,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品种丰富,价格基本平稳。

“从总供给看,国内工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市场供应充足,物价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郭丽岩说,考虑到今年上、下半年的翘尾差距较大,全年CPI大概率呈前高后低走势。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1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5%,仍然比较温和。从全年来看,通胀总体可控。这也为我国货币政策留有较为充足的空间,为推动经济平稳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新闻推荐

每日优鲜“战疫情”:半月内蔬菜日供从500到1000吨 很快将2000吨

疫情期间,每日优鲜交易额暴增300%;目前每天有9成订单两小时内送达,100%日清。平台商品售罄率10%内。2020-02-0708:12·微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