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产如何推进?政策如何调节? 权威部门回应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
复工复产如何推进?宏观政策如何调节?在24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此作出回应。
多地规上工业企业复工超七成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丛亮说,从调度数据看,目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逐步提高,浙江已超90%,江苏、山东、福建、辽宁、广东、江西等地已超70%。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企业正在加快复产。口罩企业产能利用率已达110%,全国粮食应急加工能力复产率超70%,煤矿产能恢复率达76%,铁路、民航、港口、水运均正常运营。
让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做好防疫物资保障很关键。口罩、消毒用品等产能如何,能否满足需求?
丛亮说,目前30个省区市陆续新上了口罩生产线,同时还不断有新的口罩生产线投产。截至2月22日,我国口罩的日产量已经达到5477万只,近20天以来累计生产口罩5.7亿只。
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消毒杀菌用品生产企业复工率已超过80%。84消毒液、免洗手消毒液、医用酒精等主要消杀用品的产能和产量都能满足湖北一线乃至全国的急需。“我们正在组织电商平台和药品的批发企业进行对接,尽快在线上和各个门店提供分装、小包装的消杀用品。”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说。
中小企业经营仍有困难
相比较大型企业,疫情对中小企业带来的冲击更大。根据目前的监测,中小企业开工率接近30%,生产经营压力较大。
“个别地方企业复工需要大量的审批证明材料。产业链各环节没有同步复工,也对正常生产造成影响。”田玉龙坦言,复工、用工、产业链配套、资金支撑、订单交付是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五大难处。不少中小企业资金压力较大,面临着订单不能及时交付的风险。
稳住中小企业就意味着稳住就业、稳住供应链。出台精准举措减轻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很关键。
田玉龙说,中小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一方面,要依据各地防控形势有序推进。另一方面,也要协调各级政府大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同步复工。
“疫情发生后,受影响最大的是传统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多数是中小微企业。金融部门正全力支持它们渡过难关。”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说,下一步,除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加大力度外,还要加大中小微企业金融专项债券的发行力度,让商业银行有对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足够资金来源。
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
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是推动经济社会平稳有序运行的关键。
加大援企稳岗力度,通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职业培训补贴等多渠道支持企业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要精准对接,优先帮助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及时将受疫情影响的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对市场上难就业的要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说,要尽最大努力帮助百姓端稳“饭碗”、端好“饭碗”。
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是推动经济平稳有序运行的重要手段。
“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表示,要在抓好已出台财政贴息、大规模降费、缓缴税款等政策执行的同时,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给予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税费优惠政策。集中使用部分中央部门存量资金统筹用于重点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
陈雨露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近期将动态调整定向降准的政策,让更多达标的银行获得优惠政策。
(据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新闻推荐
记者24日从工信部获悉,针对网民反映“买不到消杀产品”问题,工信部紧急协调重点消毒杀菌用品生产企业为主要电商平台加大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