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企业社会责任集聚“新动能”
更多内容请扫码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各界的心,企业界迅速行动,积极奉献爱心、捐钱出力,利用全球供应链优势全球采购或转产生产战略物资。在这场责任战疫中和以往不同的是,企业界在践行社会责任中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更具有科技感、专业性,资源调配和能力配给上更显优势,并将社会责任担当与主营业务战略与运营相结合。
互联网经济、大数据、云协同等企业就充分展示其优势,在信息采集与公开、社会协同、社区帮扶等方面提供了极大便利。例如,腾讯、华为、阿里、科大讯飞等企业迅速发起“在家上课”行动计划,“空中课堂”免费向全国各大中小学开放,支持数百万学生同时上课,农村薄弱地区学校也能享受名校资源。
宅家生活导致在线办公需求激增,各大平台加紧扩容并免费提供给用户,抢先一步运营这一片全新的商业模块,进而为推动全社会整体性的企业数字化打下基础。
此次疫情期间也是服务机器人集体落地的一次实践。这些原本用于餐厅配送的智能机器人,“临危受命”走上疫情预警与防治一线。这一次,机器人上中下游企业都得到一次很好的动员,一直不温不火的服务机器人深刻培育了用户习惯。
在疫情攻坚战中,各大科技公司各展所长,将自己的技术积累与现实需求相结合,深度参与防控各环节,用实际行动展现出科技向善的责任与担当,与上下游客户、员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更好地推动品牌生存与长远发展。可以说,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看到了未来的“新动能”。
事实上,一直以来,不少企业对社会责任认同不一,或者只是企业领导高度重视,认为是一项锦上添花的事情;或者只愿意去做一些大众看得见、实际上并不用付出多少的公益性活动;又或者认为花钱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产生较大的负担,甚至影响到其盈利能力,在经济困顿时期,社会责任更是难以为继。
管理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彼得德鲁克曾表示,“未来企业新的竞争力来自将社会责任与经营策略相结合”。对企业来说,如何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到企业战略和日常运营中,实现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的有机融合,是推进社会责任工作,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
比如,一些企业积极捐助贫困儿童、组织员工植树,认为做好事就是在承担社会责任,当然,这本身是值得鼓励的,但如果企业能进一步用自己的主营业务嫁接,社会责任将变得可持续。例如,把产品用不同的价格提供给贫困人群,如阿里的“蚂蚁森林”项目,通过搜集步行、在线支付、公交出行等场景“攒积分”进而为植树作贡献。
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外部加给企业的义务,更多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事实上,在主营业务融入社会责任,不仅在短期内带来更丰厚的利润,而且还有助于企业长期发展。因为,如今的消费者更愿意为此支付“责任溢价”,甚至员工也更愿意为一个更负责任的企业工作而放弃更高的工资。
知易行难。如果企业能够将社会责任理念提升到公司战略层面,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和日常经营管理,在企业人才招募、人才建设、薪酬体系、年度考核、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联系起来,就能在企业中培植社会责任的DNA。
南方日报记者郜小平
导读
◆特02—03版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日趋同步
◆特04版“硬核外援”勇担社会责任
◆特05版“暖企行动”助力粤企安全复工
◆特06版科技向善展现协同力量
◆特07版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特08版企业履责:加强创新工具研发
策划:陈韩晖程鹏
采编统筹:赵兵辉冯善书欧旭江
数据统筹:彭颖周中雨
版式统筹:张芬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新闻推荐
小米10 Pro一天大卖近10万台 这15款在售5G手机谁最值得买?
对于愿意继续等待的消费者,在2、3月春季旗舰手机发布会结束后,再行对比选择,可能是更为合适的选择。2020-02-2711:41·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