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产经热点> 正文

变!行业规则之变A 如果房子能退货 地产业规则将会怎样被改变?

羊城晚报 2020-02-28 13:51

房子买了就不能退,这一直是行业的痛点

焦点策划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詹青

漫画/采采

编者按:

从现在开始,羊城晚报将持续关注房地产行业在这个春天的重新启程。

我们将关注,在新赛道上,领先者们的步伐。

我们也将探讨,在新赛道上,该有怎样的新规则。

敬请扫码关注系列焦点策划——《新赛道,再出发!》

网络智能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线”即将成为各行各业的常态。

不过,房地产是例外,作为低频、大宗消费,购房必须实地勘察、谨慎购买。这就是为什么“线上卖楼”早就出现,却从未大规模推行。

不过,这一次,却不一样了。

受关闭线下售楼部影响,“线上卖房”与其衍生政策“无理由退房”,渐渐成为开发商们的“常规动作”,开始影响并倒逼着这个行业进入新一轮的规则创新。

线上地产卖房,从营销噱头到救命稻草

根据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监测,目前榜单200强房企,有143家房企搭建了线上售楼处,“线上卖楼”成为地产行业的“常规动作”。

其实,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网上卖楼”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已有之。

例如,万科的线上售房平台“e选房”,早在2018年年底就已成立。其他品牌开发商同样如此,碧桂园有“凤凰云”、恒大有“恒房通”、龙湖有“龙湖u享家”、富力有“富力好房”,等等。

在此之前,龙头企业的自有线上平台,只是一个营销和展示的舞台,只图戏唱得热闹,并没有太在意“票房收入”。

不过,这一次,平台的作用显现出来了。

品牌开发商的自有平台比匆忙上阵的“草台班子”明显功能齐备许多。一个优秀的平台,可以实现“看房-选房-购房”链条的闭环,实现基本信息查看、VR全景看房、意向登记、线上选房、网上验资、网上认购等功能全覆盖。

而线上看房,则从营销噱头成为了救命稻草。

有一位操盘手坦言,以前觉得做这些就是给老板看的“形象工程”;现在才发现,原来这个是目前唯一可以做的事情。

“无理由退房”,从“谎言”到“革新利器”

没有人再敢以玩票的态度对待线上看房,越来越多房企开始给线上平台加砝码。

砝码之一是我们最常见的“史上最大优惠”;砝码之二是我们并不陌生、常常吐槽却不能实现的“购房犹豫期”——“无理由退房”。

为了打消购房者的顾虑,为了让购房者在线上支付的时候可以更加果断,就必须有“无理由退房”支持,作为线上卖楼的衍生方案,“无理由退房”表现出来的诚意也越来越足。

从“7天无理由退房”,到“10天无理由退房”“30天无理由退房”,再到“半年期无理由退房”方案,买房“犹豫期”越来越长。

甚至,有些开发商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还拿出贴息补偿,从而表明自己坚定执行“无条件退房”的方案。

这回是来真的了!

而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无理由退房”只是一句谎言,因为房价涨了,对于客户来说,哪怕对房子有再多的不满意,都不会选择退房,只能吃哑巴亏。

“无理由退房”就是一个噱头,开发商和客户都不会放在心上。

但是从2017年之后,随着房价趋稳,这件事就有了真实的意义。因为房价涨得慢了,甚至还可能跌了,那么,如果买房也有“犹豫期”,买房也可以“不满意就退”,行业规则将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一位企业高管对羊城晚报记者说,“无理由退房”如果能成为行业规则,那就是一把利器,可以倒逼企业进行产品升级,“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房地产业并不太重视产品与创新,就是因为房地产业不存在退货问题”。

有一位业内人士这么说:“那些做好产品的多数是因为老板自己有产品情怀,而那些做普通产品的多数是因为老板自己热爱金融。但结果往往是:热爱金融的老板,比热爱产品的老板活得更滋润、赚的钱更多。”

假如有一天,房子也可以退货,那么,产品将会成为第一位,客户的诉求也会成为核心诉求,真正“产品为王”的时代才会到来。

那么,纸糊墙壁、甲醛地板,也将真正成为过去时。

新闻推荐

对话携程梁建章:裁员降薪不是第一选择 五一或是旅游业复苏点

梁建章提到,裁员和降薪不会是携程应对危机的第一选择。携程相对于中小旅游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更高,将依靠健康的财务状况和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