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会改变消费稳定趋势对经济的影响是短期的,将促进居民愿消费、敢消费、能消费
○新华社电3月1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消费展现出强大韧劲
会上,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介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后,居民的外出急剧减少,消费市场受到较大冲击,特别是对2月份影响巨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月至2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8.7个百分点。大宗耐用消费品当中,汽车销售额同比下降37%,家具下降33.5%,建材下降30.5%,家电下降30%,住宿、餐饮、美容美发、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这些行业和业态客流大幅下降,企业的经营面临较大困难。
与此同时,我国的消费也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活力和新的增长点。疫情发生以后生活必需品消费稳中有增,餐馆的堂食转外卖、外出用餐变成了居家做饭,1月至2月食品销售同比增长9.7%。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不断拓展,无接触配送、无人零售、直播零售等消费新模式、新方式快速发展。人工智能、远程办公、“互联网+医疗+药店”等逆势发展,信息消费、防护用品、卫生健康用品等消费显著增长。
近期,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明显地好转,企业复工营业加快推进,市场销售触底回升、稳步向好。全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品牌连锁店、电商平台以及快递业的开业率都超过了90%。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中回落。商务部监测的重点零售企业2月下旬日均销售额比2月中旬增长了5.6%;3月上旬,环比增长0.5%。
总体来看,疫情对消费短期的影响较大,中期趋于平缓。随着国家和地方出台一系列的促进消费回补释放的政策逐步落地见效,后期消费会逐步恢复。疫情期间,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疫情使我国市场和流通经受了一场严峻的大考,疫情不会改变我国消费长期稳定和持续升级的发展趋势。
疫情影响是短期可控的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1月至2月份,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运行带来较大冲击。但综合看,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也是可控的。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前两个月主要经济数据。从生产来看,1月至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从产品产量看,医疗防护和生活所需物资增长较快,口罩、发酵酒精产量分别增长127.5%和15.6%,冻肉和方便面分别增长13.5%和11.4%。高技术产品增势良好,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119.7%、45.1%、31.4%和8.5%。此外,1至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3%。
从需求来看,1月至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生活必需品销售和实物商品网上零售继续增长。
促进愿消费、敢消费、能消费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哈增友表示,围绕着促进居民愿消费、敢消费、能消费这条主线,国家发改委出台了文件,总共六个方面十九条政策措施。围绕“愿消费”,我们从供给侧出发,出台了八项政策措施,着力提高我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围绕“能消费”,从需求端考虑,出台了六项政策措施,着力稳定和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围绕“敢消费”,我们主要从维护权益角度考虑,出台了五项政策措施,着力打造诚信、安全、公平的消费环境。
新闻推荐
董明珠表示,做这款空气净化器的初衷是保护格力加班员工。其实格力在几年前就开发过抗病毒空气净化器,钟南山家里用的就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