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产经热点> 正文

“新基建”贵在念好“新”字诀

信息时报 2020-03-23 01:58

新华时评

越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越要高度重视培育壮大新动能。近期,中央和相关部门、地方有关恢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词频繁出现,引起广泛关注。

数字化时代,“新基建”意义不言而喻。但要用好“新基建”,使其成为化解疫情影响,撬动经济的有力杠杆,关键还要把握好这个“新”字。

5G、数据中心等之所以被称为“新基建”,是因为随着经济社会步入数字时代,光缆、移动通信等网络设备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不过区别于传统基建,“新基建”还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与内涵。

“新基建”之“新”,首先新在发展理念。不可否认,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会拉动相当可观的投资。有机构曾测算,到2025年我国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3.5万亿元。

但与拉动投资相比,“新基建”更多是通过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来带动社会发展。

在线办公助力恢复生产运行、远程教育实现“停课不停学”、智能制造对冲了负面影响……疫情发生以来,经济社会没有因物理“隔离”而“停摆”,离不开“新基建”的支撑。高质量发展要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社会高效运行,更需要“新基建”的给力。

“新基建”之“新”,也新在模式与空间。研究表明,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至0.62%。“新基建”不单纯指向具体的工程项目,更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支柱,推动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壮大新的服务与消费。

有了高速泛在的网络,就会加速诸多创新应用;有了算法与算力的支撑,就会催生大量新场景;有了坚实的数字基础,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等就具备有利条件……也许从建设规模看,“新基建”难与传统基建比肩,但通过对各个领域和产业的渗透融合,所产生的经济拉动作用却是巨大的。这是从打造一条“路”到培育一个生态的转变。

发力科技前端,着眼经济长远发展必须加快布局的领域,关系着发展的潜力和主动性。加快5G网络建设、推进工业互联网普及、丰富人工智能应用…… “新基建”之“新”,更是瞄向新的未来。

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在增加,风险与挑战也在加大。加快推进“新基建”是必要之举,更正当其时。

◎张辛欣 新华社记者

新闻推荐

计划年内突破1000家门店 老乡鸡的底气是什么?

老乡鸡已经获得银行授信及战略投资合计人民币10亿元,将加速全国市场布局,且把干净卫生上升到首要战略,开创性地在餐厅推广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