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园业绩稳健增长 创新服务优化生态圈
3月16日,福寿园国际集团(股份代号:1448.HK)发布2019年年度业绩报告,公司在2019年实现营收18.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2.1%;实现净利润7.35亿元,同比增长19.4%,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作为国内领先的殡葬服务提供商,福寿园坚持聚焦“逝有所安、故有所尊”的民生需求,不断完善优化产业链、探索产品服务创新,并积极拓展业务版图,战略布局全国市场,致力于引领国内殡葬业变革,并获得了诸多成绩。
服务上云 科技互联共谋新发展
就在3月12日,福寿园对外宣布,即日起集团旗下三十余座城市所属公墓单位及殡仪服务机构,面向客户及公众推出“福寿云”云祭扫服务。无论何时何地, 只要打开手机或电脑,就可以一屏进墓园祭扫,在“云”上表达思念。
据介绍,传统的网上祭扫仅仅是为亲人建立网上纪念空间,而“福寿云”云祭扫则与之不同,其特点在于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将线上空间与线下场景、服务打通,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够身临其境,更可以通过手机屏幕远程下达指令,让祭扫活动实时、实地呈现,并表达对亲人的追思之情。
事实上,福寿园此次推出的“福寿云”系统并非临时之举。自2001年起公司就领行业风气之先,进行了互联网纪念的尝试,2013年之后更是将“互联网+”领域作为战略转型的目标,致力于基础系统建设和数据积累。因此在今年疫情的特殊时期,福寿园才能如此迅速反应,推出“福寿云”云祭扫服务。
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云祭扫”之外,“福寿云”系统还推出了 “云讣告”、“云相册”、“云服务”、 “云文化”、“云公益”等模块,实现预定、查询、支付和交互功能,长期、高效地为客户提供互联网全流程服务。未来,福寿园还将尝试引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人脸识别、物联网、5G等技术,创新记忆保存、拟人语音、AI客服、VR祭扫等延伸实体物理空间和时间的服务,助力传统殡葬业在未来有不一样的呈现面貌。
业务协同发展 生命事业版图持续扩大
资料显示,自成立以来福寿园就坚持“让墓园变公园”的经营理念,力求在品牌中将现代陵园文化做到极致,并通过将现代礼仪和传统祭奠进行嫁接融合的方式,向客户提供一系列高品质、人性化、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礼仪安葬形式。
经过26年的发展,目前福寿园已从单一墓园服务发展至墓园运营、殡仪服务、规划设计、殡葬设备、生前事业、互联网+和生命教育七大业务板块。并通过各个板块的协同发展、相互带动,提升消费者体验。
除了墓园板块通过股权收购等方式持续扩大版图外,福寿园的殡仪业务也快速崛起,2019年贡献收益占比已达13.9%,较去年同期上升1.9个百分点,在部分地区实现了殡葬一体化的服务,进一步加强了业务板块间的协同效应。而作为重点战略的生前契约业务,2019年依旧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全年签约4873份,同比增长96.1%,显示出了少子老龄化社会趋势下福寿园的战略眼光。
为了将极致服务带给更多的用户,起源于上海的福寿园,目前业务已扩展至河南、重庆、安徽等十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三十余座城市。通过与韩国、日本、英国、美国及蒙古等国外同行及机构交流,福寿园更是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际合作。此外,福寿园还与玻利维亚、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墓园结成“友好公墓”,旨在通过学习交流,为国内的生命教育事业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殡葬业扩大开放的有序推进,行业在未来五年将更加市场化,为福寿园提供了快速发展的环境。在老龄化、城镇化、火化率提升的情况下,人们对殡葬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有利于福寿园未来争取更佳的业绩表现。兴业证券研报认为,福寿园2019年继续优化业务结构,内生增长稳健,外延扩张加速,未来将发展成为一家全国化布局、全产业链整合的综合实力强劲的生命服务集团。
而从投资者方面看,截至3月14日,choice数据显示,港股通对福寿园的持股比例已达8.85%,较之2019年初的5%水平呈大幅增持状态,显示出了内地投资者对于福寿园发展战略的信心。作为主要提供墓园和殡仪服务的公司,福寿园的需求和供应稳定,在当前复杂经济环境下,无疑具备着较强的抗周期性。
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福寿园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文化为根’的宗旨,在服务社会民生、传承城市文脉、推进生态文明及引领行业变革等各方面持续投入,坚持承担社会责任,贡献社会,为人民实现更美好生活不懈努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康安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关于统筹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