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能力增强 财务指标稳健 获国际评级机构肯定碧桂园去年净利润612亿元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包括碧桂园在内的开发商都表示,短期销售业绩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对行业未来依然“谨慎乐观”。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忠安
净利润增长26.1%现金分红124亿元
根据年报,2019年,碧桂园在营业收入高增长下,盈利能力明显提升,其中,毛利润约1266.4亿元,同比增长23.6%;净利润约为612亿元,同比增长26.1%。与此同时,碧桂园拟向股东派现合计124亿元。
销售额继续领先行业。近年来,碧桂园紧抓城市群及热点城市发展机遇,把握市场主流需求,加大营销力度助力规模增长。截至去年末,碧桂园连同其合营公司,共同实现归属于集团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额约5522亿元,同比增长10.0%;合同销售面积约62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2%;权益销售去化率高达72%,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截至2019年末,碧桂园不含增值税的已售未结转收入达7158亿元。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房企销售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不过,大多数房企认为,随着市场秩序和购房需求的慢慢恢复,房地产市场有望在二季度恢复正常的销售节奏。“公司得益于1~6线城市的均衡布局,有相对大的空间去调整,对未来走势谨慎乐观。”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27日在线上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手握2684亿元现金净借贷比降至46.3%
数据显示,2019年碧桂园合并房地产销售现金回款额约5898.6亿元,自2016年起第四次连续在年末实现正净经营性现金流。这也意味着,碧桂园当期通过经营本身便可实现现金良性循环,不需要依赖外部融资来支撑现金流。
同时,截至2019年末,碧桂园可动用现金余额约2684亿元,为该公司有史以来最高水平。在3月27日的线上发布会上,碧桂园集团首席财务官兼副总裁伍碧君也指出,碧桂园目前现金比较充裕。
另外,债务结构优化。截至去年末,碧桂园有息负债总额约为3696亿元,需于一年以内偿还的短期有息债务为1163亿元。如果以可动用现金余额计算,现金余额对于短期有息负债的覆盖比例达2.3倍。因此,碧桂园负债率也持续走低。2019年该公司净借贷比率仅为46.3%。并且自上市以来连续12年将净借贷比率保持在70%以下。
土地储备质量高可满足四年以上销售量
近年来,房企拿地逐步更趋向理性,2019年全国房企购置面积2.58亿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1.4%。土地成交价款下降8.7%。但行业龙头在市场调整中,不断获取优质土地资源。截至2019年12月底,碧桂园已签约或已摘牌的中国内地项目总数为2512个,权益可售资源合计约2.4万亿元,可满足集团未来四年以上的销售量。
而且土地储备质量高。在27日的线上业绩发布会上,莫斌介绍称,在碧桂园的土地储备中,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权益可售资源达3091亿元,可售建筑面积约2268万平方米。另外,大湾区内有潜在权益可售资源约3226亿元,与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合计6317亿元。碧桂园近年来在该地区的销售业绩也十分可观。2019年,碧桂园国内权益合同销售前10位的城市中,有一半位于粤港澳大湾区。
同时,在已获取的可售资源中,97%位于常住人口50万人以上的区域,93%位于人口流入区域,73%位于五大城市群,大多数货量的分布符合人口流动趋势。
因此,碧桂园前瞻性地深度布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很好地契合了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将为业绩的可持续增长提供良好保障。
多元化布局获国际评级机构认可
“机器人、农业等新业务是围绕地产主营业务去做的,量产后能为主营业务创造价值。主营业务是老虎,新业务是翅膀,老虎插上翅膀后就更厉害了。”针对外界颇为关注的机器人、农业等新业务,莫斌27日如是表示。碧桂园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也获得国际评级机构认可,纷纷上调评级。
数据显示,2019年碧桂园业务收入主要来自房地产开发及建筑两部分,其中,得益于持续稳定的合同销售,以及高效的施工管理体系带来的楼盘按时交付,去年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收入达到4750.12亿元,同比增长28.6%。
在非房地产业务中,机器人业务最受关注。碧桂园在年报中称,科技繁荣的时代已经开始,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项目自2018年7月启动建设以来,重点聚焦建设机器人研发、制造与应用。目前累计递交专利申请1843项,获授权327项,并在关键领域拥有一批自主核心技术。
新闻推荐
记者|彭新编辑|3月26日晚间,中手游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手游”)公布2019年财报,这也是中手游2019年10月31日香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