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产经热点> 正文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曾智华:全球产业链受到负面冲击 各国需加强政策协调合作

南方日报 2020-03-29 06:41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28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59万例,疫情对环球经济的影响巨大,金融市场在过去数周经历了剧烈动荡。在此背景下,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曾智华,问策危中之机。

疫情致需求供给双萎缩几乎所有行业都受冲击

南方日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的传播,对世界的经济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哪些经济体及行业面临的挑战最为严峻?

曾智华: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首先是总量上的急剧下跌。除了中国和日本之外,欧美是世界经济的主要部分,如果疫情在欧美按照现在的速度暴发下去,政府将不得不采取更大规模的管控措施,对经济的冲击就是第一阶段对中国的影响的数倍之多。由于疫情不仅导致大量的需求端的缩减,同时严重冲击全球供应链,使供给停滞不前。如目前紧缺的医疗防疫物资,供给远远无法满足需求。但由于产能无法在短期内完全恢复,这种状态必将持续一段时间。

但从结构来看,疫情的冲击对各个经济体,和各个行业的影响总是不一样的。首当其冲的就是旅游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尤其是航空业)和实体零售业。但由于这次疫情导致的是需求和供给双萎缩,因而除了少数与抗疫相关的行业外,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会受到多多少少的冲击。

南方日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加剧动荡,从目前形势来看,是否意味着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已经爆发?是否会引发世界经济衰退?

曾智华:市场的动荡主要是由于疫情冲击实体经济所引起的。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中小企业坏账增加,面临资金链断裂甚至倒闭的风险,很有可能引发金融市场本身的危机。所以,市场的未来走向将取决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多快的程度上能够控制住疫情。

从目前所产生的影响来看,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已是不可避免的了。按照经济学定义,经济只要两个季度连续下降,就算进入衰退状态。高盛预计美国经济在第二季度将下降24%;德意志银行估计下降12.9%;美洲银行也预计下降1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全球冠状病毒大流行的影响将“相当严重”。

疫情加速一些产业发展要提供公平增长的环境

南方日报: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重重挑战,如何保持贸易稳定及产业链稳定?对于世界经济在2020年抵御困难、协同发展,您认为应从哪些领域和产业突破?各国政策上应提供怎样的支持?希望听听您的建议。

曾智华:面对目前的挑战,几乎所有国家都在采取一系列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应对。这些措施都很及时,必将在不同程度上减缓疫情对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冲击。但为使这些措施更好的发挥作用,这些措施必须对症下药,并在国际上有充分的协调,以最大程度保证全球供应链的运转和抗疫措施的有效性。

另外,疫情也将加速一些产业的发展,如医疗健康、网络购物、网络办公、网络学习,以及制造业和物流业的数据化和人工智能化等。这就需要为这些行业提供更多的公平增长的环境、减少管控,同时通过经济刺激计划,加快中小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电子化和数据化进程。

受打击最大的是汽车等产业链延伸最广的行业

南方日报:在疫情影响下,消费需求萎缩,有分析人士担心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逆全球化”的浪潮抬头。您如何看待全球产业供应链的前景?

曾智华:随着疫情在全球多国多点暴发,许多国家临时采取关闭边境、停产停工、封锁城镇等非常措施,全球供应链遭受严重冲击。由于原材料或零部件短缺,即便是不停产停工的地区也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活动。其中受打击最大的就是一些产业链延伸最广的行业,如汽车、电子、医疗物资等行业。

在这种情况下,疫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某些重要行业(如制药业)的本土化和地区化,以及全球产业链在某种程度上的调整,即出现所谓的“逆全球化”趋势。但另一方面,全球产业链的形成非一朝一夕,是一个市场竞争和分工的结果。很多产业的形成需要一个人力、技术、物流、产业配套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生态系统,因而并非所有的地方都能承接这种产业链。鉴于此,我认为在短期内不大可能有很大的变化。

目前,各国需要的是通力协作,保障商品的自由流通,特别要保障药品、医疗器械、生活必需品供应链的顺畅,并为市场急需的商品优先开辟物流绿色通道。同时政府要向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紧急援助,如临时工作津贴,资金担保计划,延期纳税、免缴滞纳金,向企业提供优惠贷款以及减免税收等措施,以保证企业渡过难关。

南方日报:珠三角是全球重要的供应链环节,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已经进入火热的复工复产进行时。中国复工复产对于疫情期间的全球供应链稳定能带来怎样的作用?

曾智华:作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中国拥有全球产业链的1/4还要多,从低端的纽扣、口罩鼻架条,到高端的手机电脑配件,大多在中国生产、装配。一个月前大家都还在担心中国停产停工,将迫使海外很多企业停产或减产。没想到一个月后全球的经济都被疫情绑架。在这种情况下,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中国国内复工复产的速度不断加快,将对世界经济意义非常重大。

现在全球除了生活必需品外,医疗防护用品如口罩、呼吸机、防护服、护目镜等都非常紧缺。中国复工不仅有助于全球供应链的延续,而且还可以为全球的防疫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珠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的一个生产重地,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世界各地疫情暴发和经济恢复的周期不同,将对全球供应链产生持续影响。目前非常需要的是各国加强政策协调和合作,尽量降低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产生的负面冲击。

南方日报记者唐子湉

策划统筹:谢美琴黄应来

新闻推荐

东方证券去年净利同比大增98%,投资管理、投行业务表现逊色

记者|马晓甜编辑|东方证券(600958.SH)于3月27日晚间披露年报。报告显示,2019年,东方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90.52亿元,同比增加84.9...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