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产经热点> 正文

警惕戴口罩人脸数据被非法泄露

德阳晚报 2020-03-31 10:49

□江德斌

有卖家在网上以两角一张的价格售卖几十万张戴着口罩的脸部照片。这些照片部分是“网络爬虫”从网上搜集到的面部照片,另一部分则是人们上班打卡或进出小区门禁时拍的面部照片。买家买这些照片,主要用于训练算法的精准度,也有可能用于申请信用贷款,甚至注册公司。(3月30日《工人日报》)

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人脸识别得到了普遍应用,诸如打卡、支付、防盗等场景,均已经引入人脸识别技术。而在疫情爆发之后,人脸因戴口罩影响到识别率,加上摘脱口罩潜藏感染风险,导致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场景受限。为了弥补技术缺陷,科技公司纷纷采取迭代升级,推出戴口罩下的人脸识别技术,以适应疫情现实所需,拓展人脸识别应用领域。可没成想,伴随人脸识别技术的迭代升级,人脸数据泄露问题再次凸显,令人为之生忧。

非法售卖戴口罩人脸照片的来源,主要是卖家通过“爬虫软件”在网上搜集,或者从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获取,也可能是入侵监控或考勤系统获取。“2毛钱一张,十万张以上有优惠。”“口罩佩戴识别算法源码加上数据集一共1000元。”网上卖家挺多的,叫卖的人脸数据价格也不贵,照片数量还很大,说明卖家收集了大量人脸数据,而且有强烈的市场需求,形成了一个黑色产业链。

据卖家介绍,买家购买这些戴口罩人脸图片,大多是用作训练算法的精准度,说明在疫情期间,人脸识别技术迭代升级压力较大,催生了戴口罩人脸数据的需求,但此类照片没有进行过正规采集,进而衍生出非法搜集、买卖行为,已涉嫌技术作恶。而且,最危险的则是,这些包含人脸信息的照片还有可能被用于申请信用贷款,甚至注册公司等,这就导致本人的个人敏感信息泄露、非法利用,并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法律风险。

人脸数据属于大众的个人敏感信息,包含了很多隐私性数据,一旦遭到非法泄露、利用,就可能给个人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造成难以想象的经济损失、精神损失等。此前,已经出现过人脸数据在网上非法交易,犯罪分子利用人脸数据制作换脸视频、注册账号等,给用户造成很大困扰和麻烦。

可见,对戴口罩人脸数据的非法泄露、搜集和交易,监管部门需要提高警惕,及早介入调查,制止此种非法行为,保护大众的隐私安全。同时,考虑到人脸识别技术进步的必要性,科技公司确实需要采集一定量的照片,才能实现迭代升级,因此,有必要出台人脸识别技术的数据采集标准,明确合法搜集途径、方法、保存要求等,并赋予大众充分的知情权、许可权,以督促科技公司在合法范围内,运用合规手段实现人脸数据的采集、使用,以避免敏感信息被滥用、非法泄露等。

新闻推荐

关于公开招募佛山市三水区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评审专家的公告

为充分发挥业内专家的智力支撑和决策咨询作用,确保佛山市三水区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下简称“双创基金”)合作机构申请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