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产经热点> 正文

疫情难改中国产业链的比较优势

深圳商报 2020-04-16 06:23

本报评论员 黄青山

近期一些发达国家有人提出要让实体产业搬离中国,回迁本土。对此有人担忧,全球产业链去中国化可能会在疫情退去后加码,将会严重阻滞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复苏。

但也有一种声音认为,全球产业链去中国化,这一做法炒作多于现实,更多是国际上某些国家出于国内政治的需要。如果理性分析全球产业链的现状和发展规律,去中国化的动议仅仅是主观愿望罢了。

实体经济是产业链中具有抗风险能力强、产业集群相对稳定的重要板块。能否凭一纸号令吸引实体产业,恐怕主观愿望要服从全球竞争现实和产业链布局规律。

中国实体经济产业链高度发达,自成体系,是公认的世界工厂。同时,制造业底子好,创新强,市场广,疫情难以改变中国产业链的比较优势。

产业链要靠大量关联产业支撑,靠长期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来巩固。产业链的背后是技术链、创新链、人才链、供应链。一些国家在短期内想形成成熟的产业链不太现实,即使是发达国家,想在短期内构建起全新、高效的产业链也并非易事。

产业链的布局受到关联性产业的刚性制约,产业链的质量决定着相关产业的发展环境和生产效率。以防疫应急物资产业链为例,目前中国成为防疫物资的重要生产国、供应国。因为有技术链、供应链支撑,中国很多企业可以在最短时间里调整频道,加入到防疫物资的生产中。可以预测,只要实体经济和智能制造的“底盘”还在中国,产业链的风筝线必然牵在中国制造手中。以华为为例,面对某些国家发起的实体清单制裁,华为的经营仍保持逆势增长,充分彰显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上难以撼动的地位。

全球产业链布局可能受到某些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但是采用贸易摩擦手段搞硬脱钩是行不通的。以美国苹果手机为例,屏幕、摄像头的供应商在韩国、日本,集成智造在中国,股票上市在美国,在全球各地销售,产业链上各个国家以及背后的资本都因此获益。中国还是苹果重要的消费市场,2019年苹果在中国的销售额是440亿美元,占其全球销售额的20%。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工厂,原因在于中国的综合成本低,创新效率高,这种竞争优势背后是中国积累的技术链、人才链、供应链。中国还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是培育产业链的肥沃土壤。这些不是短期内可以任意拿走的。

新闻推荐

媒 体视角

更需要严加治理的,是一些地方政府给少数公办学校招生特权,提前招生、跨地区招生;以及公办民办不分,混合招生。江苏省早在多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