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这些习惯要改改
中国银联近日发布的《2019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显示,随着金融知识普及与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的深入推进,与2018年相比受访者风险防范意识有所提升。 2019年的数据显示,51%的消费者曾经遇到过网络诈骗,相比2018年下降了16%,发生损失的人群占比为23%,较2018年下降26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受访消费者存在不良使用习惯的比例与2018年持平。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不良使用习惯仍然为:更换手机后,不解绑银行卡或删除存留的敏感信息(24%);直接删除带支付功能APP,不解除银行卡绑定(23%);带有优惠信息的二维码都会尝试扫描(20%)。同时,在非法的贷款、外汇、期货等平台泄露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个人敏感信息也是导致消费者发生损失的重要因素。
中国银联风险安全专家分析,2019年移动支付产业呈现出以下新特点:一是移动支付使用持续活跃,平均使用频次与消费金额双增长;二是移动支付已成为普惠金融重要载体;三是金融科技助力提升便捷与安全,生物识别等新型身份认证技术与传统密码验证方式共同守护安全;四是公众安全意识有所提升,发生损失人群占比下降。受访消费者普遍认为,生物识别验证、转账账户信息核验等措施使支付安全更有保障。 60后、70后等群体希望在支付及交易过程中多一些安全提示。
总体看,2019年,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普遍提升,损失化解渠道更为多元。主动向银行挂失、拨打110是主要挽损方式,同时保险赔偿也成为弥补欺诈损失的重要来源。据《人民日报》
新闻推荐
如果说2019年的风口是短视频和社交电商,那2020年的风口榜单上,直播带货必须要有姓名。2020-04-1707:51·互联网头条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