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亚洲股票获买入评级 占比创十余年新高
财联社(上海,编辑 周玲)讯,疫情导致全球股市下跌,但是分析师对亚洲股票却越来越看好。据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2.6万个分析师对MSCI亚太指数中股票评级中,买入评级占比近70%,这是2010年以来的最高比例,较去年年底全球疫情爆发前的66%进一步上升。
随着疫情蔓延,股票估值更加低廉,分析师们对个股走势越来越看好。在3月份大盘低谷时,MSCI亚太指数的12个月预期市盈率不到11倍,为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目前已反弹至13.7倍,不过仍低于此前的高位。
对投资者来说,逢低买进最近获得了回报,亚洲基准股指目前较上月的四年低点已上涨了20%。
AxiCorp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史蒂芬·英尼斯(Stephen Innes)说,尽管人们担心,在拥挤的交易中进行投资,容易受到未来第二波抛售潮的冲击,但鉴于这次不会是传统意义上的衰退,分析师整体乐观的评级还是有意义的。
“这是历史性时刻,”英尼斯说,“过去,当我们陷入衰退时,影响是多方面的。。。 但这一次,导致衰退的是病毒,是政府关闭了经济,这使当前的这场衰退变得独一无二。”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病毒爆发后,分析师们把目标瞄准了那些更倾向于利用经济增长的特定行业。
彭博编制的数据显示,分析师最喜欢的是医疗保健,该行业约有75%的公司评级为“买入”,而工业、信息技术和房地产行业的“买入”评级也在70%以上。金融公司是最没有吸引力的,“买入”评级只有65%。
英尼斯表示,医疗保健类股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为人们正在寻找一种应对疫情的所需的相关药物、疫苗和服务。其次是技术,随着数百万人使用虚拟会议和其他在线工具在家中办公,技术已经走到了前沿。
最后,他补充说,随着摆脱病毒阴影的国家将在经济复苏中开始振兴国内产业,工业类股具有吸引力。
“买有意义的(行业),”他说,“这类想法在疫情蔓延期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新闻推荐
美国对中兴、华为的制裁,让中国社会深切感受到产业受制于人的痛楚,但制约产业安全的,除了芯片、操作系统等看得见的重大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