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 换一种心态去看楼
随着“五一”小长假的到来,出游和购物也随之成为家庭热议的焦点话题。作为一个家庭最大宗的消费,买房自然也是年轻人心目中的头等大事。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今年的“五一”小长假也变得特别有意义。
放假的前两个星期,国家明确表示将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来对冲疫情影响,而随着降息、降准等一系列积极稳健的金融政策落地实施,不仅对经济基本面持续释放利好,也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复工复产逐步回归正常水平。加上此前全国60多个城市通过“因城施策”,从供需两端不断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推动着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持续改善,企业投资开发的热情亦明显回升。以上海、深圳为代表的部分热点城市似乎也发出了楼市加速回暖的信号。与此同时,以“恒碧万”为代表的一些龙头房企,也在不断加大对市场的促销力度。种种迹象表明,国家稳市场、促消费政策的正向引导,正在扭转疫情期间人们对市场积压的悲观情绪。正因为如此,一些业内人士预测,此前被疫情压抑了几个月的消费热情,很可能借着今年的“五一”长假充分释放。
对于曾经被强制休眠了一两个月的楼市来说,这场期待已久的“报复性消费”到底能否如期到来?这其实并不重要。毕竟这是一个年交易规模接近16万亿元的庞大市场,上下游连接的相关产业多不胜数,仅仅靠一个黄金周的消费热情,就想拉动整个楼市的大盘从山谷回到山峰,显然是不太现实的。这种“过山车式”的行情回归,既不符合市场的客观规律,也不利于楼市的平稳健康发展。
对房地产行业来说,当前还面临着一个更大的现实问题:楼市高速增长时代已经过去。龙头房企万科早已提出“白银时代”的概念——那个遍地是黄金、傻子都能闭着眼睛挣大钱的“大牛市”已经结束,转而进入一个所有企业都必须依靠精耕细作和产品质量、服务品质来赢得客户的新阶段。
当然,高增长时代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楼市的天空”马上就会从蓝色变成灰色。正如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所说,只要一座城市的人口保持净流入的状态,那么,楼市的需求就还在。特别是对于广州、深圳这两座人口净流入体量排在全国前三位的城市来说,买房的需求群体仍然是巨大的。从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方向来看,中国已经进入都市圈时代,未来必然要大力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尤其对于广深这样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来说,疫情过后各项配套设施,都会随着新基建、都市圈建设不断完善,对人才的吸引力也会不断提升,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口流入。只不过,随着中心城市集聚能力的增强,不同城市和区域的楼市交易也将开始出现冷热不均的状况,行情分化的现象必将成为常态。
从需求侧来看,这次疫情对住房消费者最大的触动是,刷新了一大批人的居住价值理念。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健康、绿色和智能化住宅的需求将极大提升。而随着房地产买方市场的到来,这种新的居住价值理念,也将对整个房地产行业的产品生态结构造成冲击。这从近两个月以来,碧桂园、万科、绿地、保利、美的置业等房企纷纷加紧布局健康住宅产品的升级换代,就足以看到住房消费需求的转变,已经倒逼整个行业的供给侧必须对居住新价值做出专业而及时的回应。
在此背景下,“五一”小长假带着需求入市的“刚需族”,或许也应该换一种心态去看楼了!冯善书
策划:陈韩晖冯善书
采编统筹:葛政涵欧旭江
版式统筹:张芬
新闻推荐
4月29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希望,000876)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称,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05.68亿元,同比(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