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产经热点> 正文

猪肉降价了 跨界养猪的万科们还能赚到钱吗?

澎湃新闻 2020-06-14 20:21

猪肉降价了。

国家统计局6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生猪价格下降了8.1%,已连续14周下跌。对此,国家统计局的解读是“生猪产能进一步恢复,猪肉供给持续增加,加之气温升高,消费进入淡季”。

现在关心猪肉价格的,除了养殖户和消费者们,可能还包括房企龙头万科。5月,万科发布了猪场总经理、聚落化猪场总经理等5个岗位招聘。之后,万科在被问及是否要养猪时表示,在具体业务开展上会综合考虑各种可能性。

实际上,企业跨界养猪并非个案,“养猪圈”也从来不缺故事:网易、阿里、万达等都提出过养猪。只是,并非每家都成功打入了这个市场,这些公司养猪的理由也不尽相同。

跨界养猪,万科不是第一个

除了万科,此前仅房地产企业就有多家涉足“养猪圈”。2014年,王健林宣布斥资10亿元养30万头猪;2018年5月,房地产龙头碧桂园也公开招聘养猪专家。

除了房企,互联网企业中也有不少跨界养猪的。早在2009年,丁磊就建起猪圈养小黑猪,取名“网易未央”;之后,京东和阿里巴巴都宣布以人工智能技术进军养猪市场。

不过,澎湃新闻梳理了相关新闻后发现,有相当多企业跨界养猪属于“雷声大、雨点小”。至于为何要跨界养猪,各家公司给出的理由也很不同。

网易CEO丁磊说想通过养猪来探索农业生产新模式;武钢面临产业转型的困境,觉得卖猪肉比卖钢材赚钱;万达、恒大涉足养猪产业的口号是扶贫;而这次万科给出的解释是养猪可以增加万科物业服务客户的黏性,毕竟“万科的最终目标是成为美好生活的场景师,食品是美好生活最基本的场景之一。”尽管各家对外宣传描述养猪的理由很不相同,但退出的理由倒很一致——不赚钱。

德美化工成立的子公司养“生态猪”连亏八年,拖累公司股价后不得不考虑切割;万达考察养猪企业后发现要想进入生猪养殖业并不容易,不仅前期投入高,后面还可能赚不到钱,养猪扶贫不如擅长的盖广场来得有成效。

养猪企业“一年挣一年赔”

虽然在2019年猪肉价格一路猛涨下,很多上市猪企的业绩与股价一路猛涨,但市场对猪企未来的发展还是持谨慎的态度,觉得这样的好时光并不会持续下去。就如王健林考察了国内五大养猪企业后所说:“都没有挣钱的,基本是一年挣一年赔。”

这种局面源自中国猪肉价格的不稳定。猪周期的存在——肉价上涨、生猪供应变多、肉价下跌、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让猪肉价格起起伏伏。而这种价格波动的现象之所以存在,主要是由于中国养猪的规模化程度不高,散户养猪规模大,因此容易出现肉价高时,缺乏及时信息的散户蜂拥去养猪、价低时又集体离场的情况。

目前,中国生猪养殖仍处于规模化进程中。5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出栏占比由2007年的26%上升至2017年的46%,中小散户仍是中国生猪养殖的主要构成部分,而美国成熟市场规模养殖出栏占比达到了90%以上。然而,不少人也正是看中了生猪养殖规模化还没完成的机会才入局。

2005年,高盛等外国资本收购中国养猪产业的上中下游;2011年,德美化工从生产精细化学品跨界到养猪业,都是觉得中国生猪规模化养殖还没完成,可以有所收获。

有分析师这么评价高盛当年收购中国生猪养殖公司的行为:“他们都不是指望在2、3年内的收益。因此,短期的价格波动并不会影响他们抄底的行为,他们实际上是着眼5年、10年的长远收益。”

只是,这些公司没等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化完成时,就被猪肉价格的反复无常劝退。

养猪真的赚得过卖房吗?

虽然猪肉价格不稳定,但万科、碧桂园、恒大这些房地产龙头企业纷纷对养猪展现出兴趣,也不禁让人想问,难道养猪真的比卖房赚钱?

通过比较温氏股份和万科两个行业巨头的财报,能看到两个行业的赚钱能力。对比两家最近14年来的年报就会发现,虽然在2019年,温氏股份的营业净利润率(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和万科基本持平,但相比房企较为稳定的收益,猪企的行情非常不稳定,极易受到猪周期的影响。况且,万科在这次发布的招聘中,提到的养猪规模是25万,这与那些动辄有百万、千万头猪的养猪企业而言,规模并不算大,产生的收益也很难和房地产业务相提并论。

不仅万科,已有10年养猪经验的网易,也还没有实现规模化养猪。至少现在,还没有哪家跨界养猪的公司宣布过在养猪这件事上取得了实际的成绩。(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珠宝大王”周大福 净利大跌37% 关掉部分门店,复苏还靠内地市场

中国最大黄金珠宝商之一周大福(01929.HK)近日发布2020年财报,截至2020年3月31日财务年度营业额567.51亿港元,同比减少14.9%;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