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科技赋能战疫 助力建设分级诊疗制度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国医疗系统运行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短时间内激增的感染人数加剧医疗资源挤兑,普通患者线下看病需求得不到满足,居家隔离的慢性患者买药难度大幅提升……
疫情之下,暴露了传统医疗服务存在的医疗资源供需矛盾、医疗信息孤岛效应、医疗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掀起了一场关于未来我国医疗行业发展的讨论。
未来疫情将会如何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将如何突围?公共卫生建设体系如何重构?为了回应这些社会热切关注的问题,6月23日,人民网举办了一场以“赋能医疗抢占先‘基’”为主题的线上论坛,平安集团首席医疗科学家谢国彤先生、平安好医投资管理公司CEO邢立萍女士、平安健康互联网旗下医院院长谢红女士与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曾光教授和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院士,围绕未来疫情发展和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
科技赋能,全面助力抗击疫情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在论坛上,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曾光教授指出,相比于海外很多国家,中国的防疫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同时,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院士也强调,国内大概率会出现第二波疫情,但是不会像武汉那么严重,而是全国城市可能会出现散在的几个,甚至十几个小范围的聚集感染。所以,我们全国人民都要提高警惕,做好这种充分的准备,保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在这场抗击疫情战斗中,全国上下一心,全力抗击疫情。其中,平安积极发挥“金融+科技”、“金融+生态”的综合优势,以科技赋能医疗健康,打响了科技战疫,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平安经验。
在缓解看病难问题上,平安依托互联网医疗平台——平安好医生,为广大患者提供涵盖线上问诊、线上处方、辅助治疗、线上购药、就诊预约等一站式线上医疗服务。在疫情发生后,平安将“买药不出门,药品送到家”的快递服务缩短至1小时,大幅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为患者架起一条线上线下结合的生命通道。
数据显示,疫情发生以来,平安好医生累计访问量达11.1亿次,新用户注册量比疫情之前激增10倍,日均问诊量比疫情之前增长9倍,有效缓解了普通患者恐慌、缓解线下资源紧张。
在助力前线抗疫方面,平安基于云影像系统自主研发了移动CT影像车,实现7X24小时便捷投放,能提供及时的辅助临床诊断。此外,该CT影像车应用了平安研发的AI读片技术,可以智能量化病灶大小、CT值及肺部占比等,只需要一分半时间就能完成扫描,大大减少患者排队聚集。
平安好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邢立萍女士介绍,平安移动CT影像车在2月7日开到了方舱医院,助力抗击疫情。未来,平安将通过远程技术平台把云影像等技术,持续下沉并赋能基层的医疗机构,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综合防控能力。
在探索药物研发方面,平安集团首席医疗专家谢国彤指出,“一般而言,药物研发需要经历漫长的研发,尤其是前期要从茫茫药物分子式大海捞针一样去找可能有效的先导化合物。但是,现在借助大数据和AI技术,可以极大提高药物筛选速度,把研发过程缩短到二到三年。”。
疫情期间,平安全面出击,迅速为多个医疗健康场景提供应急解决方案:从疫情科普到疫情地图,从线上问诊到线上买药,从慢病管理到助力公共卫生健康管理,从前线抗击疫情到后方药物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平安积极探索搭建医疗新基建。
战略先行,彰显综合科技实力
“医疗新基建”的本质在于科技创新,通过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网络建设、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核心技术创新等,深度融合医疗服务,打造能够满足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新一代基础设施体系。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持续深化,平安聚焦大金融和大医疗两大领域,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截至2020年3月末,平安的科技专利申请数累计达23,933项,位居国际金融机构前列,其中PCT及境外专利申请数达5,567项。
基础研究为科技创新创造了前提条件,丰富场景则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应用基础。以新科技为引擎,立足美好生活,平安逐渐构建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丰富的场景为技术应用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此后,平安不断深化医疗生态圈建设,对内持续推进科技赋能医疗,搭建智能平台赋能前端,不断拓展服务边界,提升服务体验;对外整合合作资源,打造共生共赢的生态环境,进一步丰富医疗服务,努力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医疗健康服务“基础设施”。
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底,平安好医生已与庞大的医院网络和其他医疗服务提供商建立了合作关系,覆盖约3,000家医院,近2,000个健康检查中心和1,800个牙科诊所,430个中医诊所,150个美容中心和94,000个药房。
以技术为驱动,以生态为引领,平安全面赋能医疗健康,助力抗击疫情,为疫情防控体系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展现了新时代企业公民应有的责任担当,同时充分彰显了平安科技实力。
布局新基建,助力建设分级诊疗制度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入医疗产业,医疗服务效率将大幅提升。平安在科技赋能医疗健康的探索与实践,让更多人意识到医疗新基建的价值,为化解传统医疗的长期矛盾提供了重要思路。
长期以来,我国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十分缓慢。这次疫情,让广大民众慢慢接受了线上问诊的习惯,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供了重要契机。平安健康互联网旗下医院院长谢红认为,互联网医疗是深度融合线上线下资源的平台。一方面,借助平安好医生平台,可以为患者进行精确分诊,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医院、合适的医生,其实就是帮助患者寻找到最优化的就医途径,助力国家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在建设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方面,新一代科技也被寄予厚望。“医疗新基建可以努力实现先知先觉先行,先知即利用大数据AI的技术提前感知变化,提前判断某个时间和某个空间是否出现了异常,预测疫情的演变;先决即提前制定相应的管理预案,每个机构应该做什么,包括资源应该如何调度,甚至要做一些政策的模拟仿真,模拟采取不同的政策之后,对疫情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先行即落实到基层的医院,如何在院内对患者进行诊疗治疗,如何用新技术包括远程会诊等,如何在患者及周边的小区做一些摸排和预防等。” 平安集团首席医疗专家谢国彤说。
疫情暴发后,包括国家卫健委在内的政府机构陆续出台政策,鼓励开展互联网医疗的实践,以应对疫情中慢病患者不方便线下就医等难题。4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适应群众数字消费新需求,促进网上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应用。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要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在疫情防控中的优势作用,规范医疗机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行为,维护患者与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促进“互联网+医疗服务”新模式的长远发展。
科技的进步将为传统医疗健康产业带来深刻的变革。谢国彤说,“我觉得科技是带来了新的工具,可以让历史悠久的医学用新的工具产生新的活力。”
随着政策加码,以新一代技术为核心的医疗新基建将按下加速键,催生更多医疗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业界逐渐形成一个共识:像平安这样的平台企业,既是建设的参与者,也是创新的引领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为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