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专家建言 建立莞版服务型制造联盟
本期嘉宾:广东省社科院经济学研究员丁力;经济学者宋清辉;财经评论员莫开伟
近日,工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工业设计服务、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共享制造、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多方面指引发展路径,并明确到2022年,新遴选培育20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00家示范平台(包括应用服务提供商)、100个示范项目、20个示范城市,服务型制造理念得到普遍认可。
东莞在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服装鞋帽等领域拥有强大的产业基础,服务型制造生态建设方面该怎么走?对于以中小企业居多的莞企而言,又该如何抢抓机遇,走上服务型制造的发展之路?本报特邀广东省社科院经济学研究员丁力、经济学者宋清辉、财经评论员莫开伟发表看法。
哪些行业更易推进定制化服务?
记者:在定制化服务方面,《意见》提出,综合利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零件标准化、配件精细化、部件模块化和产品个性化重组,推进生产制造系统的智能化、柔性化改造,增强定制设计和柔性制造能力,发展大批量个性化定制服务。
定制化服务对于整个产业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请分析一下,随着5G的到来,企业应如何推进定制化服务?哪种类型的企业更具有发展定制化服务的优势?
宋清辉:当前,定制化服务有着多种多样的市场需求,市场空间十分广阔,特别是随着5G的到来,其高速率、大容量和低延时的特性,为相关企业推进定制化服务提供了可能。
从企业角度来讲,在5G时代,未来定制化服务能力的高低,将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高低。相关企业推进定制化服务,需要根据分布在全球各地客户方的实际要求,通过终端系统传输实现在线定制,满足客户实际需求。以服装行业3D智能试衣为例,当你走进商场,只需要点击几下试穿键,就可以看到自己喜欢衣服的试衣效果,然后通过智能终端测量身体各项数据上传给后端制衣工厂,就可以坐等收货。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则需要大容量和低延时5G和AI的助力,以及后端制衣工厂对时尚潮流的精准把握。
一般而言,服装、教育、医疗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更具有发展这种定制化服务的优势。就服装行业而言,定制化服务会使该行业进行全方位的洗牌,从穿衣到试衣,实际上是消费习惯以及购买方式的巨大改变。
莫开伟:就终端市场而言,定制化服务型制造主要是面向中高端消费人群或组织。随着5G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制造业企业可以借此提高市场信息的灵敏度、对客户消费的把握度,准确对市场进行细分,制订定制化服务的发展策略与努力方向,从而真正明确企业自身产品特色及目标市场,进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寻找定制化服务的市场定位,充分展现企业的差异化优势。
从行业来看,智能办公类产品生产型企业更适合定制化生产优势,因为随着居家办公的人员越来越多,其不仅可以为居家办公的人员提供高效、有序的居家办公空间,同时也可充分利用5G信息技术,根据不同办公人群的个性化办公需要,进行更加人性化的设计,为居家办公人员提供适合其办公特色的产品及服务,提供更为舒适的办公空间。
解决成本、安全、共享、人才等问题
记者:《意见》在工业设计、定制化、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均有提及。无论是针对技术创新的工业设计服务,还是利用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定制化服务,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流程再造,都需要资源的整合。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东莞拥有华为、OPPO、vivo等龙头企业,可发挥大型企业的引领作用,推进服务型制造。对于中小企业居多的传统行业而言,又该如何推进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服务型制造的发展?
莫开伟:疫情期间,“共享员工”模式为东莞中小制造企业提供比较好的参考思路,即企业还能共享更多类型的闲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东莞制造业应树立整体经营战略意识,加强企业联合与重组,形成竞争优势,打破东莞中小制造业“各自为战”的固有格局。
政府在这方面可大有作为,建立企业联合重组机制,给企业联合重组开“绿灯”,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当前,东莞中小企业的劣势是资源有限,无法充分满足客户的一些特殊需求,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而中小企业联合重组,使中小企业可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建造完整的产、供、销体系,突破传统的“单干”思想,推进整个行业服务型制造的发展。
同时,中小企业应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生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全面提升企业形象,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从大批量普通型制造向高质量服务型制造的方向转化,以形成东莞中小制造企业整体市场竞争优势。
丁力:服务型制造存在专业的市场、人群,通过专业技术来生产具有定制化特性的产品。一家中小企业要走向这一方向面临资源、技术等多方面的难度。个人建议,可以通过区域品牌建设,形成市场大数据,然后让中小企业一起共享,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内部的分工合作,通过区域品牌效应,加速定制化服务发展。
宋清辉:对于中小企业居多的传统行业而言,亟须借助云计算、大数据、5G等数字经济形态进行数字化转型,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推进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服务型制造的发展。站在企业的发展角度来看,数字转型的难点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是成本、安全、共享、人才。这四方面当前又环环相扣、不易协调。成本方面,对于一些规模不大的服务型制造企业而言,数字转型的成本是巨大的,转型过程中的资金支出极有可能压垮这家服务型制造企业,实现起来难度很大;安全方面,数字经济的安全问题极为重要。也许一个不留神,服务型制造企业的关键信息、重要技术就可能被盗走,企业应予以充分重视;共享方面,要让数字经济发挥出最大效用,产业的信息共享极为重要,将一个个信息孤岛完全打通,这样才有助于数字经济更好地服务服务型制造行业;人才方面,日新月异的数字经济需要专业人才的时时跟进,无论是相关实体企业还是互联网公司,都需要专业人才处理相关业务工作,以此保证服务型制造企业数字转型的顺利实施。
凝聚多方力量,建立服务型制造联盟
记者:服务型制造广泛出现在制造业各领域、各环节,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趋势下,具体表现形态和实现路径千差万别。东莞拥有众多的专业镇,在电子信息、服装等诸多领域具有产业集聚发展的效应,拥有良好的基础和产业生态。政府如何抢抓政策红利,推进服务型制造的发展?
宋清辉:地方政府要想抢抓住这次政策红利,推进服务型制造的发展,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当地的服务型制造联盟,凝聚当地政、产、学、研、用等多方力量,在服务型制造领域大力尝试与探索,同时做好经验总结和经验复制推广;二是地方政府要不断提高对服务型制造的重视程度。应进一步认识到推进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是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更是传统经济模式转化为新经济的重要途径;三是要用足用活用透政策红利,并凝聚多元合力推动服务型制造向前更进一步。东莞要在电子信息、服装等领域发挥出产业集聚发展效应,力争使东莞成为服务型制造标杆城市,为推动“中国制造”迈向更高水平贡献“东莞智慧”。
莫开伟:地方政府应积极支持共享制造平台的建设,为企业之间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成为企业的坚强后盾。
个人认为,地方政府可从构建地区品牌或城市品牌入手,建立城市化或城镇化品牌形象,将城市品牌与服务型制造企业相互融合,将城市品牌的元素融入产品和服务之中。共享制造平台应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和资源优势,让企业积极参与到城市品牌建设,全方位地构建城市品牌生态系统。
以大朗镇为例,大朗毛织行业享誉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大朗毛织企业在政府带领下,向国内市场进军,取得一定成效。但“大朗毛织”的品牌形象尚未得到充分释放,还有更多的上升空间,要去除“为国际大牌加工”这一固有的形象,向国产品牌的方向升级,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个性化产品。
丁力:从“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到镇村工业园改造,再到如今城市更新下的产业转型升级,东莞专业镇的内涵、业态随着城市产业的发展随之发生变化。
在此背景下,怎么样把中小企业组织起来,打造共同市场?怎么样进行市场分工?怎么样提高行业的质量标准?地方政府应打造区域品牌工程。这是立足东莞产业实际,东莞专业镇在新时代下的升级版本,也是城市产业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新闻推荐
为积极响应商务部关于创新展会服务模式、培育展览业发展新动能的号召,推动食品和酒类行业积极有序复工复产,第102届全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