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产经热点> 正文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 打通经济堵点促进双循环

南方日报 2020-10-13 07:35

“关键问题不仅在于建设战略性产业集群本身,而是通过这一举措打通国内经济循环的堵点。”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教授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通过打通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4个方面存在的堵点,可以促进形成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刘志彪表示,未来的竞争是全球范围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广东要着力建设若干世界级的战略性产业集群,以应对国际竞争的新挑战。

从客场到主场

吸引全球创新要素

南方日报: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广东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的意义何在?

刘志彪:过去40年的发展中,我们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广东处于全国经济的第一方阵,产业发展最有活力,竞争力最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全球化战略面临挑战,过去通过把产品出口到国外市场以发展产业集群的模式面临转型。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国内市场也在成长,我们必须更多地利用国内市场来促进发展。与此同时,也可以借此为世界经济增长繁荣复苏作出中国的贡献。

南方日报:这种转型将给广东带来怎样的机会?

刘志彪:中国过去瞄准国外市场进行出口导向的经济全球化战略,在40多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全球化战略的实施是在客场进行的。我们要尽快把在客场进行的、以出口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升级为在主场进行的、以利用内需为主的经济全球化。这就需要通过内需来支撑产业集群的发展,让战略性产业集群参与国际竞争。

传统的出口导向模式,很难培养出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因为在全球价值链当中,研发和设计都由发达国家完成。现在,研发设计要更多由我们自己来做。当然,是在开放中来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不是说要发展完全封闭的产业集群,而是要更多用国内大循环所提供的巨大的市场机会,吸引全球的先进生产要素,尤其是技术和人才来发展中国的创新经济。

在这方面,广东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将要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可以把广东乃至国内的产业链补齐、做强、做大,推动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格局。

从产业到产业集群

应对全球竞争格局新变化

南方日报:我们注意到,现在存在一种逆全球化的趋势,部分国家提出产业回归。

刘志彪:新冠肺炎疫情之后,部分跨国公司把经济效益跟经济安全统一进行考虑。这就产生一个矛盾:讲经济效率,就要全球分布;讲经济安全,就要把产业迁回。这就导致两个现象:第一,跨国公司开始缩短全球产业链,将部分环节迁回本国;第二,迁回往往是低效率的,面临成本要素上涨的难题,可能采取签订自贸区协议或者产业集群的方式,由其他国家的企业代工生产,这样就导致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

南方日报:广东要如何应对?

刘志彪:广东在培育建设战略性产业集群的过程当中,要充分考虑到全球产业集群竞争格局的变化,过去那种完成跨国公司订单的发展方式正在被淘汰,未来的竞争是全球范围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

我们要强化产业集群,通过扩大开放,形成和完善高水平统一市场,吸引国内外资本,民营经济的力量也会更强大。

广东着力建设若干世界级的战略性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应该具有这些特点:产业链比较完整,具有比较长的循环,加工装配的能力比较强,加工制造精度比较高,复杂程度也比较高。一方面可以保证产业安全,另外一方面在全球也有强大的竞争力。

打通四个堵点

推动形成双循环新格局

南方日报:在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形势下,如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备受关注。广东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要如何应对这种新趋势?

刘志彪:目前影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堵点,也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关键问题不仅在于建设战略性产业集群本身,而是通过这一举措打通国内经济循环的堵点。

第一个是生产的堵点,少数的关键环节、技术、产品、专利存在堵点。打通这个堵点要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来实现。一方面科创要面向实际需求,另外一方面产业创新要能够把科技知识转化为规模化量产能力,这个过程需要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广东有基础、有条件带头把这个事情做好。培育建设战略性产业集群就是一个重要举措。

第二个是分配的堵点。目前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高,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没有完全发挥。在把蛋糕继续做大的同时,还要把这个蛋糕进一步分配好,提高发展的积极性。

第三个是流通的堵点。总体来说,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市场的块状分割现象仍然存在。下一步的重点就是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率先建设高标准市场,然后通过区域之间的深度开放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推动国内大循环。

最后是消费的堵点。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提升居民收入。广东应该在国内率先培育、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而这又离不开建设若干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集群。因此,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不单单是产业发展,更是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内容。

南方日报记者王彪

实习生赵鸿娟

新闻推荐

“乐卡+”模式拉动线下销售额增30%

信息时报讯(记者潘敬文)记者从乐信方面了解到,为线下商家提供线上服务的“乐卡+”模式,成为今年黄金周消费新亮点,乐信旗下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