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产经热点> 正文

海底捞版“火锅食材超市”来了,从底料到锅具一站全包

界面新闻 2020-11-19 14:25

记者 | 马越

编辑 | 昝慧昉

海底捞的第一家“火锅食材超市”低调开业——在北京朝阳区东五环外,临近中国传媒大学的一个小区附近,红底白字的“海底捞外送食材自提站”招牌很容易就能看得到。

界面新闻记者走访了这家新开业的门店,它的面积大概在50平左右,店内区域按照产品划分为自嗨火锅区、食材区、底料区、酸粉酱料区、锅具炉具区、饮品区、预包装区等等。

海底捞外送食材自提站 (图片拍摄:马越)

从产品上看,这里包含了大多数你能在海底捞吃到的产品,SKU大概在100个左右。包括牛羊肉卷、菌菇、蔬菜、鱼丸、油条、豆制品、拉面等食材,火锅外卖所需的底料和酱料,海底捞啤酒在内的饮品,半成品的鱼香肉丝、酸汤肥牛、番茄鱼、鲜椒鱼等菜品,自热火锅,速食粉丝,以及牛羊肉串等烧烤食材。

火锅底料 (图片拍摄:马越)
牛肉(图片拍摄:马越)
火锅油条(图片拍摄:马越)
奶黄包(图片拍摄:马越)
速食粉(图片拍摄:马越)

店里的产品价格与外送平台上的价格一致。比如半份捞派肥牛卖21元,120g的原味火锅蘸料6.9元,半成品的酸汤肥牛是32.8元一份。另外店里还提供258元的双人套餐、388元的三人套餐、458的四人套餐和618的6人套餐。

半成品菜(图片拍摄:马越)
烧烤食材(图片拍摄:马越)

店内产品大多是海底捞的自有品牌以及供应链品牌,比如它的半成品菜来自海底捞控股的蜀海供应链公司,油条来自千味央厨,蛋饺、奶黄包和小馒头来自安井食品。

尽管有摆满货架的产品可以供消费者自选并且自助结账,但目前看来,这里更像是一个外送前置仓。界面新闻记者在工作日的下午3点左右走访时,店里并没有顾客上门,更多是以外卖平台的方式接单,再由店员去送外卖。

自助收银区(图片拍摄:马越)

这家门店的店员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该店已经开了一个月,最初开业时还有过全店88折的优惠。

海底捞对界面新闻回应称,北京首家海底捞外送食材自提站于10月中旬开业,“希望为消费者提供多样、便捷的用餐选择”, 消费者既可以选择“线上下单、送餐上门”服务,也可以在线上下单到店自提。自提站的特点在于增加了预包装食品售卖,同时消费者还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锅具、漏勺等工具,以及海底捞啤酒、乳酸菌、特色小零食等。

海底捞啤酒(图片拍摄:马越)

目前,海底捞只开了这一家自提站门店,关于未来是否会开更多门店、如何选址,海底捞并未做出回应。

海底捞自提站“门店+配送”的模式,类似于售卖火锅食材、最近以融资总金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而获得行业关注的“锅圈食汇”,瞄准的都是家庭火锅的消费场景,意图在社区零售布局。

我们曾经报道过,火锅食材超市锅圈食汇创立于2015年,2017年1月首家实体店在郑州福元路开业,在3年时间里以加盟的方式快速扩张,在全国开到了3600家门店。其商业模式的特殊之处在于,既是冻品食材连锁店,又是食材供应链,供应链的部分像基础设施,冻品食材连锁店则是一个可盈利的业务。

锅圈食汇 (图片拍摄:昝慧昉)

这类火锅食材超市兴起的背后,是中国火锅市场的高速发展。来自《火锅行业全产业链报告》的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火锅行业始终保持着10%以上的增速,全行业总销售额从2011年的1843亿元增至2018年的4800亿元,在整个餐饮板块中的占比超过11%。

然而因为用餐的特殊性,基于在家吃火锅消费场景的火锅外送业务,发展一直较慢。除了海底捞、呷哺呷哺这类较早进入火锅外卖的火锅餐厅,还有专门做火锅外卖的品牌,比如懒熊火锅等等,但整体上来说市场还较为分散,这也吸引了新入局者。

2020年11月4日,盒马正式在全国盒马、饿了么同步上线发售盒马火锅。盒马3R事业部总经理宁强公开表示,火锅的外卖占比未来将超过一半。按照盒马对外的说法,火锅一直是外卖市场的超级“黑洞”,这也让火锅成为餐饮外卖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谁能最好实现这一最大品类的在线化,谁就能在餐饮数字化的浪潮中占据主动。”

海底捞食材自提站附近的海底捞门店

不过对于海底捞来说,专门开自提站的商业模式是否有效,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因为从首家门店的业务覆盖范围来看,自提站的业务范围与其原有的外卖市场重合度极高,比起堂食,线下门店的商品也并没有价格上的优势。大众点评显示,在这家自提站附近的5公里范围内,就有4家海底捞门店。

新闻推荐

光明200米高新地标完成首块底板浇筑 明晟科技大厦进入主体结构施工快速推进阶段

明晟科技大厦施工现场。▲明晟科技大厦施工现场工人在浇筑作业。本报讯(光明新闻记者杨曦通讯员邹玮/文记者卢正辉/图)11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