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市场信息> 正文

粗话戏谑用户必遭“打脸”

广州日报 2020-11-27 04:26

热评

近日,小米集团高管用粗俗字眼定义年轻用户的言论一经发出,便受到了广泛的讨论。不少网友表示,感觉自己被冒犯到了。虽然企业以高管辞职、发致歉信来补救,但话题反而发酵升级。其实该品牌在发展之初曾以同样的字眼定义自家产品,当时还因“接地气”的自嘲获得好评;而如今,词没变,定义在用户身上却广遭质疑。

为何“粉丝”翻脸如此之快?网友评论中有一条答复获得高赞:“粉丝越来越不好惹了。”

说到底,真正激怒年轻用户的不是言辞本身,而是看似玩笑的戏谑口吻,以及不见诚意的道歉,暴露了“真心”。用同一个词定义自己和定义用户,心态截然不同。自嘲可以看作自我谦虚,而被嘲则是他人对自己的矮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早已明确,对消费者进行侮辱就是侵犯了消费者的人格权。用粗俗字眼定义年轻用户,往大了说也是侵犯了用户的人格权。粉丝打脸,此非孤例。近些年,不少企业依托互联网起家完成粉丝积累,获取了大量用户。然而讽刺的是,这些企业在享受互联网带来流量红利的同时,一转身就抛弃了互联网原本的核心优势,即“俯下身”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背离了技术发展的初衷,造成新的“店大欺客”,最后也都吃了教训。

更有意思的是,这次商家不仅说错了话,还看走了眼。按照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此番被用在年轻用户上的字眼,早在五年前就位居网络低俗词语排行榜前三,这意味着它早已不是当年网友眼中那个“有认同感”的词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当下年轻用户更乐于接受“打工人”“追梦人”的自我定位,而后两者摒弃了自嘲背后的自卑、碌碌无为等消极情绪,更突显坦然、努力奋斗的积极一面。换句话说,粉丝在成长,“偶像”落后了。

别怪世界变化快,只因你步伐缓慢、态度傲慢。可以预见的是,今后互联网仍会深入痛击各路“大佬”。毕竟在这个粉丝看惯“楼起楼塌”的时代,认同感直接影响着购买力。坚持不懈提升服务意识,经过流量沉淀的优质服务才能走得长远。(刘冉冉)

新闻推荐

PCB钻孔领军企业维嘉数控获近亿元融资

维嘉数控作为国内率先实现技术突破的企业,打破了国际垄断。加上企业业务模式清晰,定位准确,已经获得了市场的极大认可。202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