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刚需 VS 隐私安全 人脸识别“第一案”落槌
消费质量报舆情监测中心利用专业技术手段,通过对政府职能部门、新闻单位网站和微博的观察,以及对各大社交网站、论坛的监测,依据事件新闻转载量、微博微信转发和评论数等数据,监测出一周以来关注度较高的政务热点事件。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中心
记者王钰
舆情回顾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新兴的身份认证手段,得到不少商家和单位的应用推广。一方面,人们享受了技术带来的便捷高效;另一方面,人脸识别的泛滥应用也为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留下了安全隐患。
因为被动物园要求采用“刷脸”方式入园,游园年卡办理者郭兵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决定以服务合同违约为由,将提供服务的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法庭。
近日,这一涉及公民生物识别信息采集的服务合同纠纷案一审宣判。最终,法院判决杭州野生动物世界赔偿郭兵合同利益损失及交通费,删除其办理指纹年卡时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内的面部特征信息。该案由于涉及人脸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采集、使用等问题,受到舆论广泛关注,被称为“人脸识别第一案”。
“第一案”的落槌,再度激起社会各界对人脸识别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安全话题的讨论。如何让人脸识别即便捷、又安全,成为社会各方的关注焦点。
舆情背景
人脸识别涉及身份信息采集识别与个人隐私保护等话题,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近年来,在法律层面,中国针对生物特征信息采集和储存做了具体规定,为人脸等生物特征信息的搜集使用划定了边界。
正在征求意见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明确提出,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所收集的个人图像、个人身份特征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公开或者向他人提供。
即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在“人格权编”中提出,处理人脸在内的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
而在人脸生物识别信息的存储方面,最新版的《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明确了个人生物特征信息属于敏感信息,要求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与个人身份信息分开存储;原则上不应存储原始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可采取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仅存储摘要信息等。
相关搜索
截至12月7日17:00,搜索关键词“人脸识别安全隐患”,百度找到相关结果约1100万个,找到相关资讯约9.74万篇;新浪微博找到相关结果约2.7万个;腾讯微信找到相关文章约1000篇。
各界声音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目前网络黑市中售卖的人脸信息,很多并非单纯的“人脸照片”,而是包含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等公民个人身份信息。如果人脸信息同其他身份信息或行踪信息相匹配,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从事犯罪活动。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对收集个人生物信息的管理,核心在于对获取方的管理。应当遵循“能不采集个人生物信息就不采集”的原则。同时应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具备采集资格的主体范围。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真正威胁到个人信息安全的,是对于人脸信息的滥用。人脸识别技术的本质是存储人类面部信息,从而进行精准有效的身份验证,新技术的使用能提高整个社会运行的效率。
网友声音
@实话选手:我自己的手机都不开人脸识别,动物园凭什么要刷脸。
@狮子小啵妹:小区现在也搞人脸识别,总觉得不安全。
舆情分析
近年来,金融支付成为人脸识别技术的“主战场”。同时,在安检安防、政务服务、教育医疗等诸多场景,人脸识别技术都有用武之地——高铁告别纸质车票后,刷脸进站极大提升了效率;明星演唱会上,人脸识别协助抓获逃犯,立下奇功;一号难求的大医院,人脸识别将号贩子拒之门外;疫情防控期间,人脸识别助力人群动态管理,成为防疫的利器。
但正如所有技术一样,人脸识别应用智能便捷,赋能各产业新业态,但凡事有利有弊,技术也不例外,人脸识别技术逐渐开始呈现双刃剑效应,毋庸置疑,在提高社会和管理效率、增加智能和便利的同时,在隐私和安全方面引起了更多的争议。我国也有不少企业因应用不规范,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用户人脸和信息泄露,甚至此前也曝光过人脸信息买卖的黑色产业链。
因此当下人脸识别技术发展面临着更进一步升级和落地,另一方面人脸识别想要走的更远更广,其应用安全和隐私问题亟待高度重视和解决,否则在无法保障安全和隐私问题,人脸识别技术在推广发展必然受阻。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原告胜诉,有着标志性意义,但如何规范各种应用场景下的人脸识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来说,人脸识别在便利之外,依旧需要解决两个人们最担心的核心问题,一是安全,二是隐私。
新闻推荐
这是10月24日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拍摄的赵家庄村养殖小区。新华社发祁连山畔,千里冰封。迎着寒风,记者来到甘肃省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