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
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十四五”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仍在供给侧,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全球经济结构发生深刻调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全球市场有效需求萎缩,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经贸摩擦加剧。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调整和重塑,部分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中低端制造业向要素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迁移。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需要从供给侧发力,找准在世界供给市场上的定位,因应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变化,以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面临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交织叠加的困难和挑战,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三大失衡”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新的供需结构性问题还在不断出现。我国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供给体系质量不高,高端供给短板明显,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更加突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供给和需求都带来冲击和影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但这种冲击和影响是外生性的,没有改变我国经济运行内在机理和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也没有改变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供需不匹配问题。“十四五”时期供给侧结构性这一经济运行主要矛盾没有变,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及工作着力点就不能变。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201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与日俱增,消费结构正在优化升级,拥有超大规模并极具发展潜力的消费市场。同时,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阶段,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的潜力很大。巨大的内需规模和需求结构的加快转型升级,是我国经济的最大优势和潜力所在。只要把这个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就能形成拉动经济发展持久而强劲的动力。但是,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的充分发挥不会自然而然达到,必须依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据《人民日报》)
新闻推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指出,要把保障人民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