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产经热点> 正文

掘金产业数字化转型 BoCloud博云的苏州创业往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0-12-19 01:42

“博云正走在从"小学"迈向"中学"的过程中。”

刚刚忙完公司D轮融资,BoCloud博云(以下称“博云”)CEO花磊又带领团队马不停蹄地开会研究2021年的销售策略。

过去的10年间,他从微软亚洲工程院的资深产品经理,转身成为一家本土科创企业的领航者。这段岁月,他也献给了自己的家乡苏州。

坐在苏州创意产业园的公司总部办公室中,花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来创业既有机缘巧合,也有自身的一些考虑。

2011年,花磊和清华MBA班的老师、同学们到苏州工业园区拜访,这次旅程让他看到家乡在新兴产业建设方面的决心。

除了人才引进政策,工业园区还在产业配套方面做出实际动作。

尽管当时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仍是起步阶段,但园区政府的决心已经明确,为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重点打造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苏州国科数据中心。

花磊坚信:“刚起步,那对创业者来说就是机遇和机会。”

工程师10年创业路

博云是典型的工程师创业。

花磊在微软工程部门工作了七年,曾经在微软Office 365部门担任资深产品经理。

2009年到2010年期间,他在微软总部雷蒙德参与微软下一代云协作平台Office 365中的产品规划,是微软Office 365云计算平台第一版仅有的两位华人项目经理之一。

在清华读MBA的日子,成为他思考职业生涯下一站的契机。

创业是个百里挑一、九死一生的过程。创办企业独立上市是创业,加入创业团队成为合伙人也是创业,花磊选择了前者,尽管这条路注定艰辛。

今天的博云是一家企业级PaaS技术中台及多云管理服务商。创业之初的博云,主要产品还是虚拟化软件,试图在政务云市场做出探索。

市场是现实和残酷的。一段尝试过后,博云团队发现IaaS方向已经趋于成熟,政务云领域更是巨头割据。

于是,2014年开始,博云将核心业务从IaaS转向PaaS。艰难的转型期内,苏州工业园区政府成为公司的重要“天使”。

博云在2014年获评园区领军人才企业,于2015年得到科技局云彩计划资助,两项殊荣让公司在转型期的市场探索获得助力,也给公司带来了近200万真金白银的支持。

2018年6月,公司作为当期唯一一家专注企业云计算架构的科技型创业企业,入选“瞪羚培育企业”工程。不久前,博云再次荣获苏州工业园区“潜在独角兽”及“瞪羚企业”称号。

市场给“瞪羚企业”的普遍定义,是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

跳出IaaS政务云的红海,博云赶上了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

2014年开始,以服务民生银行、中国银联为始点,博云逐渐在金融领域站住脚跟。如今,其产品已在众多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多种场景落地。

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公司转型的推进也引来投资人的关注。2015年底,博云完成数千万元的A轮战略融资,由创业板上市企业润和软件领投。

2017年5月近亿元的B轮融资中,元禾控股在数周内完成投资决策,其和东方富海的领投方身份也加速了近亿元融资的收官。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完成B轮融资,意味着公司的商业模式已经得到验证。以此为开始,博云不断获得资本加持,其中不乏京东云、京东数科、蔚来资本、国鑫创投、中电基金等产业和国资背景的投资方。

仅仅六年后,以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为起点,博云已将PaaS服务拓展到了金融科技、高端制造、能源央企、政府及公共事业等十余个行业领域。

在先进制造领域,已经与清华紫光、徐工信息、吉利汽车、蔚来汽车、北汽等企业展开合作。

“企业的发展要与市场的发展契合、顺势而为。”花磊透露,今年数字基建蓬勃发展,公司已经成立公共实验部,在新基建和信创领域积极开拓。

对于博云这样一家初创型企业来说,拿到数字基建项目并非易事。幸运的是,公司的技术储备加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元禾控股等国资股东的背书,让团队得以参与到一些新基建和信创产业调研中。

从业务收入角度看,花磊透露,公司年收入已从2016年的1000万一路增长到今年预期的2.3亿元。

“我们是技术型创业,优势在于技术的跨区域通用性。”花磊介绍,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定位全国市场,如今在本地也广有业务开拓,“现在我们周边的上市公司、银行基本都已是博云的客户。”

(作者:赵娜 编辑:林坤)

新闻推荐

元气森林、喜茶、花西子、王饱饱是如何创造爆款的

国货美妆品牌“完美日记”、“花西子”,代餐市场中知名品牌“王饱饱”、“良品铺子”,美食品牌“元气森林”、“喜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