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创+”看黄山产业转型
开栏的话
反映发展脉动,承载百姓期盼,近期陆续举行的各市“两会”,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谋划深化改革,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增进民生福祉。本报今起开设专栏,聚焦各市“两会”新看点,展现江淮发展新气象。
在1月中旬开幕的黄山市“两会”上,“科创+”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2015年,黄山市提出“旅游+”和新型工业化两条主线,并确定为“十三五”期间的主要发展战略。该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科创+”“旅游+”双轮驱动,深化了“十四五”期间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内涵,释放了开放引领、创新驱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明晰信号。
作为山区旅游城市,工业一直是黄山市的发展短板。“旅游城市不是不需要发展工业,而是如何发展工业。”黄山市人大代表王毅说,从“三个围绕一个不上”的工业新型化到新型工业化,再到“科创+”,黄山市连续三个五年规划中工业发展路径的演变,始终贯穿了绿色发展理念,也体现了抬升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黄山市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和线上经济创新试验区,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加快构建"科创+"产业体系。”黄山市政协委员方志明说,“十四五”期间力争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2%,这对经济欠发达的黄山市来说是一种挑战,体现了一种决心和斗志。今年,黄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工作,深化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实施高新战新企业三年倍增计划,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就是为了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域链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汽车电子和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精细化工和绿色软包装等主导产业升级。
“黄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融杭接沪",合作共建科创平台"飞地"园区,让人眼睛一亮。”黄山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汪小飞教授说,黄山市与长三角山水相连,经济、文化往来互动密切。在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黄山市加快推进“科创+”有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关键在于落地到位。记者在黄山市人代会上了解到,该市将抓好上海湾谷斐迪园“反向飞地”运营管理,推进杭黄绿色产业园建设,谋划建设杭州“反向飞地”,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
新闻推荐
“这茬菇长得特别好,我们超市急需货源,摘下来马上运走,半个小时之后就能摆到货架上。”1月9日,在河南省汝南县板店乡苏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