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消费热点> 正文

“精装房”岂能成“惊装房”

潮州日报 2021-01-28 11:33

??杨玉龙

近日,新华社客户端“全民拍”栏目收到多地群众反映,购买的精装房存在装修减配、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开发商宣传可以“拎包入住”的精装房,成了不少消费者的“惊装房”。记者追踪调查发现,“惊装房”乱象已非新鲜事,消费者面对精装房质量欺诈,常常面临维权难的问题。(1月27日新华网)

精装房“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着实会让购房者很心塞。以消费者的经历为例,有的精装房交房时屋内墙纸空鼓、地板软塌冒灰;有的精装房内漏水严重,地面不平整,墙面漆质量差且掉灰……精装修变质减量不说,其背后也有着诸多陷阱。比如,价格与整体装修工艺不相符,标价远高于实际花费等等,无疑会让消费者哑巴吃黄连。

借助媒体报道,“惊装房”乱象频发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利益驱使,开发商发“差价”财;缺少监管,参考标准待细化;事后追责,百姓维权难。比如,精装修费用虚标是房地产行业的“潜规则”,用精装修抬高房价赚取利润是业内“心照不宣”的秘密。终归来讲,“惊装房”的出现皆是开发商目无法纪,无视消费者权益的表现。

让“精装”不再“惊装”需多方合力。开发商依法且诚信行事当是首要的。最为基本的应该是价格公道,且装修真材实料。从情理角度来讲,精装房通过批量采购建材和统一施工,能够较大减少工程损耗以及装修污染,也能为消费者提供便利。而房企理应对得起消费者的信任,而不能昧良心做生意,这也是经营主体应尽的本分。

严而有力的监管不能缺位。专家就建议,住建部门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精装修问题当加大执法力度,尽快完善精装房验收标准,加强对装修明细和施工过程监管,建立黑名单机制及时曝光失信开发商。这些举措就很有必要。昆明等地就出台了新建商品住宅全装修建设管理办法,以此加强商品房精装修质量监管,这就值得借鉴。

可以推广精装修房销售合同示范文本,为消费者增添一份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在购房合同中,开发商经常模糊装修细节,交付时消费者发现问题,进行维权缺少合同依据。比如,由于合同模糊以及开发商推诿,消费者不得不自拆重装,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故此,相关部门不妨对此重视起来,积极推广精装修房销售合同示范文本。

此外,消费者也应增强防范意识。专家就建议,事先以装饰装修标准确认书、补充协议等书面合同方式对装修质量进行确认,收房时逐项验收检查。也就是说,消费者选择“精装房”就应提前下足功夫,自身相关知识欠缺也可以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同时,当自身合法权益遭受到侵害时,要勇于据理力争甚至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新闻推荐

KTV失去年轻人

如今的KTV行业,一边与用户脱节,被不少业内人士称之为“夕阳产业”;另一边则是自2015年后线上K歌APP和线下歌咏亭(迷你KTV)如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