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业2500亿扩产潮背后:价格战一触即发
资本的加持下,光伏企业迈开了激进扩产的步伐,新一轮的“厮杀”风险或不断逼近。
2021年光伏企业百亿扩产计划的第一枪,由龙头企业晶澳科技打响。
1月25日,该公司宣布拟在扬州经济开发区投建电池和组件项目,分两期建设,总投资金额达100亿元,并于今年起开始实施。一年前,国内另一家光伏龙头企业通威股份同样抛出了百亿扩产计划,拟建设年产30GW高效光伏电池及配套项目,投资总额高达200亿元。
然而,时隔一年资本市场对两家公司的百亿扩产计划给出了不同的“态度”:公布扩产消息后的次日,通威股份股价涨停,打开了迈向千亿市值的大门;晶澳科技股价则震荡回调,最新股价已经击穿60日均线。
一年的时间,让国内光伏企业的百亿扩产消息不再是大新闻。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统计,2020年,国内13家主要上市光伏公司公布了超过40个扩产项目,总投资金额为2364亿元。
如此疯狂的扩产潮,在国内光伏历史上尚属首次。这背后,政策的推动、资本的加持以及企业垂直一体化的布局,点燃了产业投资热情。一方面,远期碳中和目标、中短期“十四五”规划,给新能源产业带来的支持,打开了光伏产业未来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过去一年大量资金涌入光伏股,多家龙头公司股价相继创下历史新高,光伏成为A股市场的明星概念。
“去年光伏产业在疫情中表现出来的强劲韧性,以及后续政策层面释放的积极信号,给了市场投资光伏产业的信心。这使得无论是在实际产业投资还是资本市场的股票投资,光伏龙头企业均受到追捧。”一位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预期反映到了光伏公司的股价上,市值的增加也提升了公司的估值水平,并促使融资渠道通畅,获得了扩产的底气。
行业景气度高涨,使得不少光伏公司2020年的业绩飘红。然而,当部分机构高呼光伏“风口已至,泡沫应长期存在”之时,国内光伏产业却面临一个现实问题——不少环节已经进入到了名义产能过剩的阶段。
十年前,同样是大规模扩产潮,国内光伏产业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多家曾经的光伏巨头轰然倒下。十年后,当产业前景再度明朗时,谨防新一轮光伏产能过剩俨然成为维护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创造历史的扩产潮
“去年真是经历了很多"活久见"。”国内某一线组件企业人士在谈及行业扩产现象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光伏企业实际上一点也不"差钱",很多同行都在去年秀了肌肉。”
2020年光伏行业所公布的扩产力度,创下了历史纪录。这是一场光伏产业链主要制造领域的全面扩产,涉及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以及辅材等核心环节。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仅在上市公司层面就有13家公司宣布了总投资额超过2300亿元的扩产计划。这其中,8家上市公司公布了9个百亿级别的扩产项目。
进入2021年,新的产能扩张计划接踵而至。两大光伏龙头企业隆基股份、晶澳科技拉开了新一年的扩产序幕。
1月19日,隆基股份公布了其在陕西省西咸新区的光伏电池扩产项目,拟建设年产15GW单晶电池,投资总额约80亿元;1月25日,晶澳科技宣布了100亿元的电池、组件投资计划,以期进一步扩大其电池及组件生产能力,提升垂直一体化的产能优势。前述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龙头企业马不停蹄地再加码扩产,预示着今年的光伏行业将延续去年的“疯狂”。加上去年逾2300亿元的投资,总额已超过2500亿元。
实际上,隆基股份与晶澳科技都已经在去年豪掷百亿,上马了多个扩产项目。2020年,隆基股份发布了10份扩产公告,总投资约290亿元;晶澳科技虽然只公布了四份扩产计划,但总投资额已高达237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两家龙头企业扩产项目均覆盖了硅棒、硅片、电池片和组件这四个重要环节。
投资规模创新高、投资领域广泛覆盖,是去年光伏龙头企所掀起扩产潮的主要特征。不可否认的是,行业高景气度之下,光伏企业争相扩产尚在意料之中。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约48.20GW,超出市场预期。其中,仅在第四季度,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一举超越前三季度总和,显示出“抢装潮”带来的巨大驱动力。
大幅扩产的背后,是光伏龙头企业正在加快垂直一体化布局的步伐。
光伏企业垂直一体化模式的讨论始于十年前。这一模式要求光伏企业需要构建一条清晰和完整的产业链,在制造环节主要涵盖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等。
随着拥硅为王时代的终结,光伏产业链利润在各环节的分配逐渐理性化,这使得早年包括晶澳科技、英利能源、天合光能等垂直一体化企业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回报。“垂直一体化的优势在于主要生产环节都可以实现成本价供应,产品线全面,规模效应驱动的降本路径可以得到更好的体现。”前述光伏企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特别是去年硅料、硅片等环节价格上涨,更是让国内光伏企业看到了构建垂直一体化模式的意义。
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组件企业需酌情考虑未来战略从追求市占率到适度提高自己的垂直一体化程度,以应对光伏材料涨价卡住组件厂商、下游企业“脖子”的情况。
垂直一体化模式曾经一度受到挑战。过去十年,国内光伏行业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技术的快速进步推动成本不断下降,导致早前垂直一体化企业因为扩产和布局承受着巨大的现金流压力。而眼下,平价上网以及政策支持弱化光伏行业周期性特征,行业降本空间变窄等因素均使垂直一体化模式有了长期存在的可行性。
然而,垂直一体化模式的背后,光伏企业的扩产步伐难以停止,光伏行业未来的竞争格局或将更为“混乱”。
新一轮“厮杀”风险
国内光伏产业在过去一年,印证了“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
由于需求的强劲增长,截至目前超过八成以上的A股光伏公司所披露的2020年度净利润预告均实现正增长。这其中,不乏一些主营涉及光伏类业务的制造企业。
1月29日,东材科技发布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0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1.03亿元至1.23亿元,同比增长140.66%至168.10%。这家从事绝缘膜、光学膜等新材料研发、销售的公司,去年因受到高性能光伏组件需求日益增长的影响,相关配套材料销售量大幅增长。
最大的业绩黑马是上机数控。这家以数控机床、通用机床为主要产品的机械制造企业,直到2019年才涉足光伏单晶硅片领域。但新的业务使得该公司去年整体业绩大增,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0亿元至5.80亿元,同比增长186%至213%。值得一提的是,单晶硅供应“新人”上机数控,自2020年11月以来,已经与天合光能、东方日升、阿特斯、正泰电器先后签订了292亿销售合同。而在1月28日,通威股份加入了单晶硅片采购大军,与上机数控签订了13.06亿元的长单合同。
事实上,高景气度的行业前景,正在吸引新一批的“掠食者”涌入光伏行业。同时,国内光伏企业也加快了上市步伐。
1月29日,广东高景太阳能年产50GW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在珠海金湾区开工奠基。而投资这项总金额达170亿元项目的高景太阳能,成立仅一年半,背后的投资方却出现珠海华发、IDG资本的影子。
事实上,2020年,国内光伏行业的确迎来了资本蜜月期。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去年A股新增13家光伏企业,上市光伏公司总数达80家,总市值超过2万亿元,较2015年实现翻倍式增长。
且在A股市场上,光伏企业的直接融资项目也获得资本的热捧。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过去一年,A股32家光伏公司通过IPO、定增、可转债等方式从资本市场融资超过560亿元。这些资金几乎都用于新建项目产能的扩充。2020年12月,通威股份成功发行新一轮定增,募集约60亿元资金,用于多个电池项目扩产。值得注意的是,多家知名公私募机构参与了该公司的定增,包括易方达基金、睿远基金、朱雀投资、高瓴资本等。12月30日,天合光能公布了一份规模达52.65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融资方案,为其盐城、宿迁的光伏扩产项目筹备“粮草”。
资本的加持下,光伏企业迈开了激进扩产的步伐,新一轮的“厮杀”风险或不断逼近。
“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行业需求相比2019年略有下降,行业集中度被动提升,产业趋势边际验证在行业供需过剩的状况下龙头强劲的出货能力和显著的竞争优势。”安信证券认为,2021年将是细分子环节集中度提升的关键年份,垂直一体化模式料将成为龙头企业攫取市场份额的必然选择。
垂直一体化模式之下,行业整体的扩产节奏或将提升,短期内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供给将迅速爬坡,面临超预期供给的可能。
作为光伏产业链上游的材料性产品,硅片在过去一年迎来了大幅扩产。隆基股份、晶澳科技、京运通、上机数控以及“新人”高景太阳能均抛出了动辄四五十GW的扩产方案。尽管短期内硅片新增产能无法立即释放,有效产能之下供小于求,但名义产能过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单晶硅片领域,以隆基股份、中环股份为双寡头的行业格局将迎来近五年以来的最大调整,在大量新增产能未来一两年释放的预期之下,一场价格战不可避免。
近日,隆基股份公布了2月份单晶硅片价格,与1月份持平。但价格拐点或将临近。“当下市场行情并不支持单晶硅片马上降价,但对行业龙头而言,此战已不可避免,晚打不如早打。”兴业证券分析认为,龙头企业或出手抑制同行扩产冲动,剑拔弩张之势已现,时间节点可能就在春节前后。
(作者:曹恩惠 编辑:张伟贤)
新闻推荐
其他企业开始自研芯片并不意味着全球分工的进程开始停止,企业要把芯片产业链全部重做一遍,这恰恰说明全球分工程度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