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拼技术实力,市场贴身厮杀 华为之后 谁能站上国产高端手机“C位”?
绘图:杨佳
“2020年,我们活过来了。”
在华为折叠手机MateX2发布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用寥寥数语,概括了企业去年的经营情况,个中滋味,一言难尽。就在发布会前,华为官方商城等线上预约购买MateX2的人数,直逼300万,“一机难求”场景再现。
然而,与新机带来购机热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关机构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华为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比猛跌34.5%,而该季度国产手机品牌阵营中的OPPO、vivo、小米均实现了正增长,华为是唯一一家负增长的主流手机厂商。
一方面,“缺芯”阴影下的华为手机销量下滑几成定局;另一方面,瞄准华为留下的巨大市场空白,一众国产手机厂商纷纷抢滩“补位”。“虎视眈眈”的小米、荣耀、OPPO、vivo和一加,究竟谁能站上下一个国产手机高端市场的“C位”?
●南方日报记者许隽
角逐高端市场
国内手机巨头贴身厮杀?
尽管经历数次谈判博弈,但华为面临的“缺芯”问题仍然艰巨。
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华为手机出货量大幅下滑,其中Mate、P系列高端机型首当其冲,包括华为Mate40系列、MateX2等在内的机型不得不主动“限购”,荣耀也因无法承受“断粮”压力而选择了独立求生。
根据IDC发布的手机市场跟踪报告,2020年华为仍稳居全球前三,但其手机出货量仅1.89亿台,同比降幅达21.5%,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17.5%降至14.6%。基于7nm及以下工艺制程的芯片“造不了,买不到”。
可以预料的是,华为“让位”高端手机市场“C位”或成现实。
与此同时,因为“在主流产品布局、品牌口碑带动、线下渠道拓展三个方面表现良好”,小米手机出货量同比猛增17.6%,重返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三地位,“以三望一”指日可待。
从竞争力角度出发,由“性价比”起家,在2019年宣布与Redmi错位发展、全面冲击高端的小米,除了在拍照、AI算法等手机核心技术上继续加码,自2020年就已开始加速扩张线下渠道。2021年初实现了“千店同开”的目标后,小米的下一步计划是“让小米之家覆盖所有县城”。
怀揣“高端梦”的,不止小米一家。从华为独立后的荣耀,力图撕下“小而美”标签的一加,意图重返中国市场的三星,以及OPPO、vivo等,无一例外,争相剑指2021年的高端手机市场。
入局者中,以线下渠道之王著称的OPPO、vivo竞争力不容小觑。经过数年的产线布局及科研投入,OPPO从2020年起,已开始有节奏地增加高端机型出货量订单,vivo在2020年底推出了全新的操作系统“OriginOS”,进一步巩固其软件层面的竞争优势。
作为曾与华为“互为犄角”的兄弟品牌,荣耀继承了华为部分深圳、北京和西安的研发团队以及平台性的技术成果,包含摄像头技术、先进手机工艺(如架构设计)、GPUTurbo等,竞争力同样强劲。
“我们继承了优质资源,可以放心地去发力中高端,去赢得中国高端消费者对新荣耀产品的青睐。”今年1月,以新身份重回公众视野的荣耀终端有限公司CEO赵明如是说。据接近荣耀的人士透露,新荣耀2021年的目标,是成为国内手机市场的第一名。
华为留下的高端市场空白,于众多手机厂商而言,不啻是一种“致命诱惑”,在各自祭出大招比拼技术实力的同时,市场上的贴身厮杀也在所难免。但无论是从品牌形象、技术积累还是研发实力等方面考量,最终谁能站上国产手机高端市场的“C位”,目前而言仍是一个未知数。
苹果三星地位难撼动
国产手机的高端化之痛?
“C位”之争,争到最后,拼什么?
自2020年以来,小米、OPPO等都曾表示品牌已初步站稳高端市场。但根据IDC统计,2020年上半年中国手机市场600美元以上价位段中,华为以44.1%的份额排名第一,苹果以44%的份额排名第二,小米以4%的份额排名第三,OPPO以2.6%的份额排名第四。
尽管“价高不一定和高端画等号”,但可以确定的是,高端的产品价格一定不便宜。且不说华为Mate、P系列为代表的旗舰手机定价长期维持在4000元以上,苹果、三星的部分Pro系列产品售价更是突破万元。
高定价背后,不仅仅是品牌力的体现,更是蕴藏了品牌在研发、技术、渠道、制造等领域的底气。苹果、三星及华为都拥有核心半导体处理器的设计能力,在AI算法调教、软件生态、高端设备制造等方面,企业也各自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储备。
这也是为什么三星即使深受Note7手机“爆炸门”事件影响,近年来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时至今日国内出货量份额已不足1%,但仍能领衔全球高端手机市场的核心原因。
相比之下,小米、OPPO、vivo等手机厂商尽管在不断补足技术层面的劣势,但归根结底仍然缺少“技术基因”。以小米为例,虽已将“技术为本”列入了未来发展的“三大铁律”,近年间陆续在相机、屏幕、充电、AI技术上实现突破,也宣布开发“黑灯工厂”以不断提升新制造能力,但无论在研发投入上,还是芯片研发等核心技术领域,与苹果、三星、华为仍然无可比拟。
据统计,2018年小米研发投入58亿,2019年达75亿,2020年投入超100亿,占总收入的3.6%。小米CEO雷军表示,2021年小米的研发投入预估还会增加30%—40%;华为2019年年度实现全球销售收入8588亿元,其中研发投入1317亿元,占全年总收入的15.3%;苹果方面,多年来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重也在7%以上,远高于小米及其他国产手机厂商。
此外,据StrategyAnalytics高级分析师隋倩分析,在产品技术创新和高端渠道能力方面,不仅小米,OPPO、vivo、一加等也和苹果、三星存在硬实力差距。“国产品牌会在中低端迅速填补空白,但高端市场仍然是苹果、三星的天下。”
如此来看,想站上国产手机高端市场“C位”,并非朝夕之事。
创新“雾里看花”
“C”位之争实为技术之争
事实上,国产手机是否具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仍然要看自研芯片能力,这也是所有品牌一道迈不过的坎。
研究华为、苹果、三星的高端手机进阶史可以发现,“芯片”是产品竞争力提升的关键。相比较高通、联发科等通用芯片品牌,前三者的自研处理器在采购成本、生态联通及影像、AI等核心性能指标上都有着突出的优势。除了分别为iPhone、华为及三星高端机型等打造的A系列芯片、“麒麟”系芯片以及三星Exynos等自研处理器外,三者品牌还各自拥有自研ISP图像信号处理器、核心AI算法芯片等。
这也是品牌高端旗舰产品的独家卖点。
为了补足这一劣势,近年来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不断加强芯片领域的投资和研发。2018年以来,小米通过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先后投资了昂瑞微电子、翱捷科技、翰昕微电子等半导体企业,发力通信基带和各类手机、智能家居芯片领域。OPPO于2017年成立了瑾盛通信和哲库科技,并陆续投资了瀚巍电子、微容科技等多家与芯片设计有关的公司,2019年10月,进一步成立芯片技术委员会,囊括了OPPO、realme和一加的诸多技术人员,为其“马里亚纳计划”技术攻坚战打下基础。
其实从“买芯片”到“造芯片”,国产品牌在“补课”的过程中,也曾经历过切肤之痛。以小米为例,虽然早年就已通过联合造芯的方式打造了自研处理器澎湃S1,但由于制程落后、功耗过高、支持频段少,这款芯片甚至还未正式上线就早早地退出了市场竞争。
与苹果、华为和三星相比,国内手机厂商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和技术积累,直到今天,仍然只能将高通、联发科等列为高端旗舰手机不二之选。
不过,与芯片这一需要“厚积薄发”的领域不同,快充、影像、智能助手等方面,小米、OPPO、vivo等厂商已经实现局部突围。OPPO、vivo此前推出的125W、120W快充技术方案和无线闪充技术,已远超苹果和三星。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相关技术成熟度日益增加,2021年让人“眼前一亮”的技术会越来越少,“堆料”的现象会更加普遍。厂商围绕影像像素、“旦用难回”的屏幕刷新率,以及折叠屏、卷轴屏等展开的角逐,将无法再激起更多波澜。
更重要的是,随着手机市场逐渐面临增速“天花板”,由此延伸的智能家居、智能汽车行业竞争将全面展开。缺乏硬件技术、软件生态优势的手机品牌,向着“C位”进发的前路,看似繁花似锦,实则崎岖不平,注定不会平坦。
新闻推荐
苹果首次搭载的MagSafe磁吸充电技术再一次因为热搜走进人们眼前,同时让人们一直备受吐槽的苹果充电技术再一次引起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