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张永生:碳中和像会涨的股票 资源配置会自我实现
3月23日,在“十四五”时期的结构性改革暨《读懂“十四五”》专家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永生表示,中国之所以提出碳中和的目标,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发展理念的转变。通过探索发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可以兼容,减排是符合中国根本利益的。
张永生表示,十多年前几乎所有国家都认为减排是个负担,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认为减排意味着缩小发展空间。在过去十年间,不仅仅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逐渐开始探索提出碳中和,认为这将是一个机遇。碳中和现在已经差不多是一个全球的共识了,意味着工业革命以后建立的传统高碳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张永生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100个左右的国家正式或非正式表达了碳中和意向。去年中国提出了“3060”目标,近期印度也提出计划在2047年实现碳中和。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永生,澎湃新闻记者 周頔 摄
张永生表示,中国的现代化不只是西方现代化简单的翻版,他们没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如果说工业革命是西方对人类的一个重大贡献的话,那么基于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可能是(我们)对人类做出的一个新的重大贡献。”张永生称。
对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未来,目前有几类不同的观点。
其中有观点非常乐观,认为“3060”目标会带来大量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会给新产业带来发展机会,会有数十亿级甚至上百亿级的投资机会。
对此,张永生表示要谨慎地乐观:“可能会有两个问题。其一,通过大量基础设施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并不是真正的绿色转型,它像绿色凯恩斯主义,投资基础设施最后能不能起效这是个问题。其二,很多人认为,目前新能源比重仅有15%,化石能源要被新能源替代还有85%的新能源投资空间,但这有些一厢情愿,需要一种内在机制将投资转化,目前还需要建立这种内在机制。”
有观点提出了碳中和的“技术决定论”,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如果出现资源紧缺、出现环境问题,市场的作用下会促生新技术、新材料。“技术决定论”认为,在不改变整个发展范式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来取得绿色发展,称之为“绿色工业文明”。
“他们认为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只是需要像换汽车零部件一样,就能将化石能源换成新能源。但是,问题远远不止那么简单。”张永生指出,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消费,这种简单技术化的认识是有问题的。
此外还有一种比较悲观的观点,认为碳中和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尤其是对一些能源密集型的地区、部门、高排放产业及相应的群体。张永生表示,如果国家政策不到位,没有可替代的发展方式,受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些领域了,所以国家要采取非常有力的措施来支持他们。
“碳中和实际上是一个发展范式的变化,一个旧范式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意味着我们生产方式的变革、生活方式的变革,这是前所未有的变革。”张永生表示,从发展的理念、发展的资源,到资源的概念、发展的内容、商业的模式、体制机制等一切都将彻底改变。
“不管你现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真心的认同或者不太认同,中国的决心已经下了,并且现在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市场预期。这就像买股票一样,因为这个股票会涨,大家都会去买,所有的资源都会向它配置,会完成自我实现。”张永生表示。(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3月25日,旭辉控股集团(00884.HK,下称旭辉)发布2020年度全年业绩报告。2020年公司实现合约销售额2310亿元,同比上升15%;营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