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产经热点> 正文

吃的是粟、黍文化,品的是旱作农耕文明 敖汉小米叫好又叫座

安徽工人日报 2021-04-16 03:02

寻常人家餐桌上再熟悉不过的小米食材,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却极不寻常。

当地人口中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种的是粟、黍谷物,吃的是粟、黍文化,品的是8000年的旱作农耕文明。”

作为“世界小米之乡”,敖汉旗有着8000年的小米种植历史。2002年,敖汉旗兴隆沟遗址出土了1500多粒粟和黍碳化颗粒标本。经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鉴定,这些粟、黍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比中欧地区谷子发源时间还早2000年至2700年,比我国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出土的粟的遗存早500年至1000年,被认为是人工栽培形态最早的谷物。2002年,敖汉旗以粟和黍为主的“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旱作农业文化遗产,并于2013年被原农业部列入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最近几年,敖汉小米的市场收购价一直稳中有升,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敖汉旗新惠镇新地村的农民崔涛家里的100亩谷子,今年的产量大约有6万斤。如果按照每斤2.7元的价格卖出去的话,纯收入至少能到7万元。

在金厂沟梁镇海祥杂粮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以土地和资金的形式入股,去年每亩地增收500元。该合作社理事长于海祥告诉记者,该合作社流转了600亩土地种植溯源谷子,消费者可在电商平台上全程观看谷子的生长过程。

敖汉小米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品质好,这让敖汉旗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于向生看到了投资机会。在外闯荡了20年的他回到家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购了当地一家濒临倒闭的种子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研究和繁育新的谷子品种。

小米研究院成立之后,于向生把国内20多个谷子品种收集到一起,利用中国农科院的科研技术力量,研发新的更适合敖汉旗土壤气候条件的谷子品种。同时,他还流转了5000亩耕地,建立了生态种植基地,通过科学的管理,种出了符合国家有机食品要求的优质小米。这些小米全部在网上销售,每斤能够卖到20元左右。

2018年以来,敖汉旗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电商平台和基地建设,做大做强小米百亿元产业,着力打造“中国谷乡”。目前,该旗有优质杂粮种植基地180万亩,建设绿色杂粮种植基地27.2万亩,有机杂粮种植基地5万亩。

新闻推荐

Aibee获润诚产业领航基金战略投资

Aibee不仅获得润诚基金的战略投资,更与深圳万象城、沈阳万象城、北京万象汇等华润旗下项目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引领线下空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