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产经热点> 正文

“苦甲之地”捧引洮水把梦圆

东莞日报 2021-04-19 18:30

水,是生命之源,更关乎一方百姓的生存与发展、脱贫与致富。

翻开陇中旱塬的历史长卷,仿佛大自然在这里只留下了两个字:干旱。

这里大部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形起伏,河谷纵横,支离破碎。纵然有洮河、渭河、泾河等黄河支流穿过,但水低地高,生活在山上的百姓吃水困难。

陇中百姓流传的花儿民歌,也在诉说缺水之苦:“尕鸡娃没叫者起来了,一桶水背回者天亮了。”

“小时候放学,第一件事不是写作业,而是拎着水桶去村东头的水沟排队刮水。”56岁的陇西县焦家湾村村民景映山依然记得与水“抗争”的艰苦日子,等大人们忙完地里的活,有时候水桶还刮不满。

缺水的故事讲不完。干旱缺水成为陇中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最大制约。

引水上山,方解陇中之渴。旱塬几代人翘首以盼。

可引水上山,哪有那么容易?

陇中旱塬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接合部,这里群山环绕、沟壑纵横、地质结构复杂。1958年,甘肃曾启动过引洮工程,但因当时技术、经济等条件所限,被迫于1961年停工。

时隔近半个世纪,2006年再度上马的引洮工程一度因含水疏松砂岩地质构造,导致施工隧道涌水、涌砂,竣工期限一再延后。

一项数据可表明引洮工程之难:长达110.47公里的引洮总干渠,超过87%是隧洞。

困难挡不住建设者的步伐。

“涌水,我们就用抽水机昼夜不停地往隧洞外抽水;涌砂,我们就用冻结法,把水砂变成冻土,一步一步掘进。”回想过去,曾参与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6号隧洞施工的胡建斌仍然激动不已。为了赶工期,很多工友和他一样,在工地上连续度过了6个春节。

49岁的胡建斌是定西市渭源县上湾镇常坪村村民,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招工时,他在村里第一个报名,当时工资一天只有25元,不足外出务工收入的三分之一。“但一想到小时候看见村里老汉到几公里外挑水,心里就过不去这个坎。”胡建斌说,这种记忆挥之不去,也是他坚决到引洮工地上的最主要原因。

在工地上,最担心的是落石。胡建斌说,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沿线多是高山深沟,时常有风化的山石砸落。有一次他前脚刚刚离开工地居住区,就有乱石落下,砸坏了他的配件箱。

就在这样复杂、恶劣的施工环境中,引洮工程却始终保持施工零死亡。“安全生产、保质保量,这是我们"引洮人"在建设中最基本的要求。”胡建斌说这话时特别坚定。

2014年12月末,陇中旱塬百姓企盼了半个多世纪的圆梦工程——引洮供水一期工程终于通水。

这个甘肃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了陇中300多万人的吃水问题。

“通水那天,村里鞭炮齐鸣,不少人喝醉了。”景映山说,当时78岁的老母亲舀了一碗洮河水,轻抿一口,喜极而泣地说“这水真甜”。

通水改善了陇中百姓的吃水环境,更重要的是引来了产业发展和脱贫增收的“活水”。

过去只养了一头耕牛的景映山,如今成了焦家湾村的养牛大户。“目前存栏6头西门塔尔母牛和6头育肥牛。”景映山咧着嘴笑着,如今一年收入差不多10万元,去年家里还在陇西县城买了套楼房。

“牛喝水厉害着呢,一头牛一天要喝50斤水。”景映山说,不过他再也不担心水的问题了,而是琢磨着如何再扩大养殖规模。

焦家湾村是陇中旱塬的一个缩影。在定西市渭源县,引洮水种出了产自南方地区的金丝皇菊,把昔日穷山坳变成了“鲜花乡”;在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小岔口村,引洮水让旱地变菜地,旱农变菜农……

“引洮人”的事迹和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继续激励着陇原人们接续奋斗。

引洮供水一期工程通水后,胡建斌被当地引洮工程建设管理局聘任为技术员。从建设者到守护者,胡建斌至今仍守护在引洮工程沿线。他与“引洮人”的故事还感染了他的3个孩子,“如今大女儿在当地水利水电工程局工作,还有两个孩子在甘肃省内的水利水电学校学习。”胡建斌咧着嘴笑着说。

水通了,关键是用好水资源。

这两年,曾因缺水闻名的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建起了1100亩节水农业示范基地,繁育马铃薯种子。

“引洮水为旱塬"解了渴",但节水农业才是发展的根本出路。”基地负责人李聚东说,在甘肃省农业农村厅项目支持下,他发展起水肥一体化的节水农业。现在,一亩马铃薯种子的产量比用大水漫灌方法增产了30%以上。

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建成通水以来,已走过6个春秋。从“苦焦”到“甘甜”,从“排队刮水”到“产业活水”,陇中旱塬正展现勃勃生机,孕育希望。

记者从甘肃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了解到,2015年8月启动的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已进入最后施工阶段,预计今年10月建成通水,届时将彻底解决甘肃六分之一人口饮水问题。

新闻推荐

食享会 社区团购老玩家被抛弃

食享会被赛道抛弃,根本原因在于,此时社区团购的博弈,已经并非四代互联网巨头与三代创业公司之间的战斗,而是超级产业巨头与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