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国内财经> 正文

专家谈货币政策:稳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长期趋势

西安商报 2018-04-26 01:15

中国人民银行在近期决定下调部分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一部分用于置换中期借贷便利,剩余的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并将其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的考核。人民银行解释此次降准是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由此,降准是否标志着货币政策转向,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维护金融安全、防范系统性风险,政府自2016年9月起就已拉开加强金融监管、收紧货币政策的序幕,包括出台了多项针对房地产和金融系统的“去杠杆”措施,例如2016年“930”等系列房地产新政,使得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回落;宏观审慎政策(MPA)不断完善,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畴,同业存单纳入MPA考核;调整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资金投放量和期限,提高资金成本等等。在此背景下,我国的货币金融环境不断收紧: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下滑,截至2018年3月仅为10.52%,为历年新低;货币供应量(M2)增速在趋势上持续下行;货币市场利率上行压力不断增加。

种种迹象表明,当前的货币金融环境已处于实质性偏紧的状态中。此外,银行受严监管的影响,同业业务受到较大冲击,主动负债的能力下降,进而导致银行在资产扩张上受限;如果再叠加非标融资需求向表内转移,银行表内的信贷额度不足,可能会引发融资成本快速上行。综上原因,人民银行通过降准,向市场注入长期资金,稳定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进而缓解货币金融环境的偏紧状态。

此次降准可通过两个途径控制实体企业不断上行的融资成本。一方面,人民银行通过降准置换MLF,目前一年期MLF的中标利率是3.3%,高于法定准备金率的1.65%,为此,这种置换将减少银行负债端的成本,进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因监管受限的表外非标业务,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而主要服务于小微企业的中小银行在货币金融环境偏紧的环境下,负债端成本上行的压力更大。为此,人民银行在此时将降准的新增资金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并辅以宏观审慎评估的考核,有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上行压力。

笔者认为,稳步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长期趋势。首先,高准备金率形成的背景是在2003年以来,我国外汇占款快速上升,中国人民银行为了缓解货币扩张的压力,不得不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和不断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来冻结流动性,进而冲销外汇占款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即发挥着管控流动性的职能。此外,高企的准备金率在事实上还发挥了风险准备金的部分职能。但准备金发挥上述职能的背景在近些年有所变化:一是2015年以来,随着外汇占款的趋势性下降,基础货币的增速不断下滑。在我国新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尚未完全理顺之前,通过降准来释放长期流动性是较为理性的选择。二是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风险准备金的部分职能也将逐步弱化。为此,依据外汇占款的波动和存款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适时、稳步地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据《中国证券报》)

新闻推荐

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延续高增长态势

据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李延霞)中国支付清算协会2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规模延续高速增长态势,互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