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国内财经> 正文

区块链炒完概念后将草草收场?“热潮会退去 技术会推进”

澎湃新闻 2018-05-07 16:08

“三点钟无眠区块链”群热度未减,BATJ等互联网巨头们纷纷秀出自家的区块链布局,投资人们由持币观望到探路上车,一股焦虑、狂躁的气息在创投圈蔓延。

今年区块链有何魔力让人三点钟夜不眠?又将会在未来世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站上风口之后会不会迅速坠落?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教授、复旦EMBA授课老师凌鸿对这些问题向澎湃新闻进行了解读。

“空气币”不算区块链运用

“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它事实上由两个看似格格不入的词语组成——“区块”和“链”,它由英文中的“blockchain”直译而来。用专业术语说,区块链是指通过分布式结点共识算法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在这个技术方案中不存在中心结点,且能保证数据的安全和真实。

区块链并不是新鲜事物。2009年比特币网络系统诞生,其应用的底层技术就是区块链。但区块链概念的爆发是在2015年前后。凌鸿表示,2015年美国硅谷有了相关投资,2016年,他开始把这个知识点纳入到EMBA课程中,转眼到了今年,区块链已经从当时的一门普通知识点发展成热点话题,EMBA学员参与话题的讨论度也空前高涨,“现在如果你不知道区块链,就OUT了,但大多数人其实是“既懂又不懂”,会有人问买币算不算投资区块链?”

对于当前的区块链狂热,凌鸿认为不排除炒作的成分。部分投机者仗着比特币涨到上万美元,忽悠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投资自己研发的代币,“譬如自己手中持有代币,在ICO(代币融资发行)后迅速做盘拉高,再在高位出逃套现”,这种空有理论而没有价值的币被称为“空气币”。

凌鸿表示,ICO之所以在去年9月被监管部门叫停,就是因为很多“不确定性”——在国内做区块链技术目前没有门槛,没有人评价究竟谁有资格做;发行规则由项目方自己操控,也不需要工商部门通过或律师事务所签字;数字交易所也不是完全中立的第三方;部分交易是“币币交易”,不涉及人民币交换,金融监管部门也难以介入。如果ICO能够跟IPO(首次公开募股)一样,经过官方审核方能融资,交易相对公平,那可能结果会不一样。

“ICO本身是一种创新,但是要判断究竟有没有价值,真的很难。发ICO然后炒币赚钱能叫应用吗?说句不好听的,应该叫骗人吧。”凌鸿教授坦言,目前还没有出现真正落地的具有革命性的区块链应用。

受制于监管,眼下几乎所有做区块链的团队都坚称自己做的是“无币区块链”,没有币,这个系统还会照常运行吗?

凌鸿表示,中本聪(比特币的开发者兼创始者)起初也没把比特币当成钱币,但后来人们认定比特币有价值,采用法币去兑换,才演变成所谓数字货币。所谓代币(token),其实也可以称为积分、筹码和点数,它是交换过程中的一个尺度。比如每做一次慈善,可以积分1分,这种慈善分不能换钱,只能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消耗这个分数。因此,即便没有币,区块链也照样存在。

去中心化狂想曲

区块链的最大魔力在于它能构造一个去中心化的不可篡改的账本。

凌鸿称,区块链是记录所有人交易的账本,一定时间内就会形成一个区块,打上了时间戳,最终连成一个总账。所有人都记账,谁也不能篡改。区块链的这个特性使得它在未来的应用中充满想象。

譬如在共享理念下打车服务中应用区块链,系统就可以自动匹配乘客的需求和司机的路线,那么就不再需要滴滴和美团这些中间商的存在了。再如在土地私有的国家,把土地区块链化,那么所有人都能知道一块土地是谁的,土地管理局的职能也就减少了,大大降低管理成本。

假设把法币用区块链技术发行,也就是发行数字法币,可以大幅减少交易成本,因此很多跨银行间的清算系统开始应用区块链来解决。早在2015年,IBM就在推广使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在没有银行或结算方的情况下,实时转账或支付,节约交易成本。

“使用区块链可以点对点交换,而当今的清算系统下,客户之间的转账,需要银行晚间清算。跨行资金结算是个涉及多家金融机构的问题,特别复杂。但如果用区块链的联盟链,转账会在两个结点之间及时完成,就不需要晚间清算了。”凌鸿描述道。

凌鸿认为,现阶段对区块链最大的误解,或者说很多“伪区块链”项目就是“伪”在只提区块链的一两个特性,但不具有区块链的基本架构,比如发代币。一些ICO项目,根本没法做到像比特币系统一样稳定和去中心化。

针对眼下一个比较热门“区块链养鸡”项目,凌鸿也有质疑,“说这个鸡的实际状况,都是鸡场说的,只能确认在虚拟空间中没有错,但不能证明鸡场没有造假。只有设计系统让鸡“自己说”,而且还是“被动说”,这些数据才有意义。”

取代不了银行的原因

区块链也存在瓶颈。

凌鸿称,一个商家如果建了基于区块链的积分系统,很可能发现自己的用户数量到达一定上限之后,系统运作效率大大下降,“随着区块链用户的大幅度增加,区块链系统的运营效率必然会下降”。

事实上,业界也曾质疑,区块链记账占用大量电脑存储,会不会造成资源浪费。比如早在2016年2月,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曾经就区块链应用于数字货币对外公开表示过,区块链占用资源还是太多,不管是计算资源还是存储资源,应对不了现在的交易规模,未来能不能解决,还要看技术的发展。

受制于效率瓶颈,区块链目前既不能代替银行,也不能代替支付宝。

要跨越这个瓶颈就需要建立“智能合约”,类似于在区块链中形成一种机制,用“部分确认”代替“集体确认”,从而提高效率,但这需要技术革新。

在凌鸿看来,依照当下技术演进的速度看,可能这也不会是很大的问题。“以前存文档在磁盘上,稍微大点的文件都不敢存,现在还有谁考虑这个问题呢,T级存储容量的硬盘太多了。”

也有人会提出,在区块链发展后是不是不需要银行,不需要央行?凌鸿认为,这个结论很颠覆,但这已经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认同、价值观、文化、法律法规的问题。

凌鸿认为区块链热潮不会长久持续,“热度很快就会降下来的,区块链没那么神奇,当大家都意识到之后,炒作热度就会下降,另一波投资热潮就来了。”

但作为技术研究人员,他相信区块链技术不会停在这里,“还会有人去研究推进。”

新闻推荐

保险保障基金部分企业 所得税和印花税今年起免征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记者郁琼源胡璐)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8日联合对外宣布,为支持保险保障基金发展,增强行业经营风险防范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