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国内财经> 正文

须严防拿香港牌照割内地“韭菜”

深圳商报 2018-09-04 06:38

本报评论员 胡蓉

近日,两则有关互联网巨头涉足金融业务的新闻值得关注。

一是今日头条上个月上线的“放心借”业务,被自媒体人凌建平公开向银保监举报其违法。凌建平指出,今日头条在官方宣传中称放心借是“信贷平台”,而在“放心借”的主页则称是和三家银行和消费金融机构合作。不管是自营还是从事借贷中介业务,都有违法之嫌。因为从事互联网金融服务,需要向主管部门备案,并获得互联网增值许可证或金融行业的特许牌照。

二是去年9月香港金管局鼓励引入虚拟银行。今年8月31日,首批虚拟银行牌照申请正式截止,共收到29家机构申请,其中包括蚂蚁金服、腾讯、京东、小米、众安在线等内地互联网巨头。

两条新闻透露出一个动向:金融正成为互联网巨头变现用户、流量和数据的重要途径。除去上述企业,美团、滴滴也均有动作:美团成立了美团金融,还通过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钱袋宝获得了小贷牌照;今年2月滴滴将原金融部门升级为金融事业部,旨在为滴滴司机和用户提供保险、信贷、理财等普惠金融服务。

“流量为王”是互联网行业信奉的法则,说白了就是传统行业的“聚人头”。但是,相当一部分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与传统模式不同:一次销售是不赢利的,需要将用户和流量进行二次销售来赢利。因此,在拥有海量用户、高频交易后,特别是至今未能赢利深陷资金压力中的一些巨头,将流量资源变现就变得尤为迫切。金融业务利润率相对较高,行业巨头争入金融业自然不难理解了。

有了流量就能带来真金白银,就能想做哪行就哪行?未必。流量也是有不同的用户粘性和交易属性的。比如,做社交能活跃用户增加流量,但阿里未能成功,推出的圈子功能曾引发舆论争议;滴滴突出社交功能更是种下诸多恶果,遭致舆论批评。

以为有流量就能开银行也是一样。银行业的经营关键是风险控制,必须对用户信用有相当积累。互联网大数据固然可以给用户画像,但精准判断用户的信贷能力靠的是数据分析能力。此外,互联网大数据至今没有实现共享,这种“各自为政”反而“方便”了恶意借贷者在多个平台借贷。

除此之外,流量变现的迫切性让巨头们更易急功近利,暗藏巨大监管风险。2016年,京东的“白拿”业务被监管层点名最终被下线。根据其产品设计,用户只需购买一定数额的定期理财就能“白拿”商品,事实上是将单纯的消费行为变成了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行为,且还是不合规的理财产品。今年年初,蚂蚁金服消费金融业务因高杠杆引发监管关注。蚂蚁金服旗下“借呗”和“花呗”共计38亿元注册资金,按规定可以放大2.3倍,即可以做87.4亿元的生意。但据兴业研究研报分析,两家公司通过ABS等方式进行表外融资,截至2017年6月末,净资本合计106亿元,总贷款余额达到2651亿元,融资总额与资本金额的比例远超监管杠杆要求。

说到底,互联网巨头涉足金融业就是想赚快钱。就拿那些申请了香港虚拟银行牌照的网络巨头来说,香港金融市场高度饱和、监管严密,他们拿香港的牌照,可能是要割内地“韭菜”,对此,监管机构必须严防,一旦露头就要严打。

新闻推荐

欧阳卫民赴港出席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高峰论坛 携手推进粤港澳 大湾区金融建设

南方日报讯8月29日上午,副省长欧阳卫民赴港出席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高峰论坛,并发表题为“优势互补,携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