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国内财经> 正文

当环境问题现实而具体

宝安日报 2018-10-13 07:24

刚刚过去的盛夏依然令人怀念,毕竟谁能不爱夏天呢。只是这个夏天里全球范围的骇人高温恐怕已经被人遗忘——尽管“北极圈惊现极端高温天气,海冰融化加剧”“极地高温已达32℃,谁来拯救北极熊”等消息曾经刷爆社交网络。

过于宏大、与个体利益关系不大、个体能做的改变极其微小,加上长年累月的类似报道令人麻木,宏观的环境问题,例如全球变暖、海洋污染、科学家们一再拉响的“警报”可能是最糟糕的传播学案例,已经很难再引起我们的注意。重大的石油泄漏造成海域污染、违背常识的极地高温和北极熊之类可爱动物的遭遇即使勉强能占据一段时间眼球,也很快成为又一则看过就忘的新闻。

一则和以前的新闻区别不大,可能只是换了几个令人难以察觉的数字的最新新闻:10月8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报告,提出各国应争取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并发出“最后的警报”,宣告全球变暖将引爆气候和生态环境灾难,留给人类化解这个危机的时间不多了,只有12年。

哦,12年,那么我可以做什么?好像做什么都没太大用。

同一天另一则关注度大得多的新闻: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威廉·诺德豪斯和保罗·罗默,以表彰他们在可持续经济增长研究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这两位一位研究气候经济学,另一位研究健康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率。诺贝尔奖委员会表示,正值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50周年,两位关注气候、环境和增长的经济学家得奖,就是希望传达一个信息:气候变化问题是全球问题,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

如果说各种环境会议里枯燥的数字对普通人来说是“阅后即焚”,难以在记忆里留下印记,个体的遭遇和赤裸裸的照片唤起的共情显然深刻得多。

本周《瞰天下》分享英国CIWEM环境摄影大赛中的获奖作品,凑近观察,照片里的触目惊心并不是抽象的与己无关的宏大,环境保护从来不是陈词滥调,每一张照片里都是一个现实而具体的状况。那么被唤起共情因而想做一些事情的我们能做什么呢?

IPCC的报告中提及一些个人对抗全球变暖的方法,包括大幅减低对能源需求的依赖和改变日常习惯,如转用电动汽车,多步行或骑单车,用搭乘火车和巴士来取代短途飞机出行,使用视频会议来减少公干等;在家里也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烘干机和空调的使用,餐桌上可以少一点肉类和乳制品,多一点蔬菜水果,并尽量购买本地农产品等。正如IPCC联合主席黛博拉·罗伯茨博士所说,个人也许无法决定土地怎么使用,但可以决定自己的餐桌上要什么不要什么。

罗慧怡

新闻推荐

男士护理品牌Jack Black创始人艾美丽·达尔顿: 中国男士护理市场潜力巨大

“涂脂抹粉”已经不再是女性的专利,爱美的男士越来越多。天猫与欧莱雅集团日前联合发布的《中国型男理容白皮书》显示,中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