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国内财经> 正文

央行增加再贴现额度是急于救市?目前并无全局危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10-24 09:27

鼓励市场摆脱不良情绪 支持“好”的民企继续前行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有市场需求的中小金融机构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提高对小微和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针对当前民营企业融资难,运用市场化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由人民银行依法向专业机构提供初始资金支持,委托其按照市场化运作、防范风险原则,为经营正常、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民营企业发债提供增信支持。

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为改善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人民银行今年6月增加了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现决定在此基础上,再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

同时,人民银行还决定引导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应当说,具体政策几乎第一时间落地,体现了极高的效率。

一些观点认为这是急于救市的体现,即市场存在一触即发的危机,令政府不得不出手救助,以免产生金融风险。持有这种观点的或许大多数是业务处于风险边缘的金融从业人员。

事实上,目前存在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就是这些金融从业人士、金融机构以及大股东通过加杠杆方式进行扩张资产规模,赚取更多“泡沫收益”的结果。

目前的确有一些民营企业遇到困难,但并没有全局危机。随着信用收紧,很多民营企业面临资金链紧张困境。普遍存在的这种现象强化了市场的风险偏好,对于很多状态良好的企业也产生了影响。因此,当前采取的措施,就是缓解市场这种非理性的紧张情绪,稳定市场预期。

因此,这次行动的目标是针对遇到流动性问题、但有市场、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由专业市场机构按照市场化运作、防范风险原则,为有财务可持续性和发展潜力的民企提供资金支持。

因此,这是一次完全市场化的行动,并非为民企信用风险兜底,更不是“量化宽松”。

由于当前大量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出现风险,所以,出现了两个层次的影响,一个是影响企业发展本身,另一个是对股市的影响。

应当说,此次政策主要是帮助一些优质的企业缓解流动性风险,而不是“救助股市”,但是,在客观上,这些上市公司解除了股权质押风险,也有利于股市稳定。不过,不能因果倒置。

长期以来,中国的金融监管部门承担多重任务,一方面是自身的责任,即进行金融监管以及推动金融改革,另一方面,则是推动经济发展。

在以往实践的过程中,往往是经济增长作为优先目标,金融市场在价格发现、风险定价等方面则迟迟不够成熟。同时,为了经济稳定和增长,相关干预在客观效果上也产生了一些道德风险:市场认为监管部门会有“底线”,这个“政策底线”的存在意味着自身冒险行为的成本比较低,这会令整个市场热衷于做多。

现在,中国改革的目标是要实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尊重市场规律,避免继续“兜底”思维导致市场缺乏风险意识,而是“要建立良好的行为制约、心理引导和全覆盖的监管机制,使全社会都懂得,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

应当说,市场也存在矛盾情绪,一方面,民营企业与投资者希望政府能够出面救助,避免损失;另一方面,他们也很清楚,无条件的救助会增加道德风险,让市场永远无法出清,从而积累更大的风险。因此,那些竞争力弱、资产质量差的企业应该接受出清的命运,但是,那些有市场、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也不应该“错杀”。政府所做的,就是鼓励市场摆脱恐慌情绪,避免一刀切式的非理性判断民营企业信用风险,而是实现理性的价值发现。

能够上市的民营企业是中国民企当中最优秀的部分,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意味着一些企业家脱离了企业发展的初心,更在意个人的收益,并将上市公司以及其他股东置于风险中,如果因此丢失控股权也是市场的惩罚。

当前采取的措施,是针对企业稳定与发展,而不是维护大股东个人利益与地位,尽管客观上可能帮助了这些大股东渡过难关,但是,市场和企业家们不应该继续存有侥幸心理,应该专注于上市公司的发展,为广大投资者创造更好价值。

新闻推荐

易纲:央行正研究继续出台有针对性的措施 缓解企业融资困难问题

金融时报:易行长,近期股市出现下跌,对此您有何评论?易纲:第一,近期股市波动主要受投资者预期和情绪影响。实际上,当前我国经济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