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银行真的多过米铺 岛内有银行总部372家分行4592家,台北银行密度超香港、新加坡
台北街头银行林立、百家争艳。
深圳商报/读创驻台北记者 陈志文 文/图
有别于大陆各大城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统天下,台北街头林立的商业银行百家争艳,名号琳瑯满目。有统计表明,台湾共有各类银行总部372家,分支机构4592家。台北市商业银行密度全球第一,高于世界金融中心香港、新加坡。
台湾银行业也以利息收入为主
据台湾金管会银行局提供的资料,截至2018年8月,台湾共有各类银行总部372家,分支机构4592家。其中外国银行在台分行26家、大陆银行在台分行3家。本土银行机构中,包括商业银行37家,农会、渔会信用部311家,信用合作社23家。其中台北市银行分支机构超过1000家,平均不到3000人对应一家金融单位,而公认的世界金融中心东京、香港和新加坡等地,该指标都在5000人左右。
官方统计数据还显示,截至2018年6月,台湾所有银行类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约172000人;金融服务业占GDP比重为7.48%,这一数据明显低于香港、新加坡的约18%和13%。
另据统计,2018年8月,台湾居民储蓄率高达34%,存款余额达42.7万亿元(新台币,下同),而台湾银行业也主要以利息收入为主。看来,两岸人民爱好储蓄的传统美德,养活了两岸不少银行。
台湾银行业前世今生
台湾银行为什么这么多?说来话长。
据业内专家介绍,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台湾金融机构大致有七大来源:一是日据时期台湾留存的金融机构俗称省属七行库,包括台湾银行、第一银行等。二是台湾光复后,大陆金融机构在台湾复业,包括中国农民银行、交通银行等7家。三是台湾光复后,台湾新设立的金融机构5家,另外还有民间合会制度规范后产生的各地区合会储蓄公司。四是信托投资公司1971年到1972年设立的8家信托投资类银行。包括国泰银行、中信银行、庆丰银行等。五是上世纪90年代初,民营银行牌照放开后设立的大安、联邦、中华等共计15家商业银行,以及1999年设立的台湾工业银行。六是基层金融机构,包括三个类型。分别为由日据时代“市街及乡庄信用组合”改制的信用合作社;以及农会信用部、渔会信用部。最后就是在台湾持牌经营的各类型外资金融机构26家,以及大陆银行在台分行3家。
“金控”模式独步天下
僧多粥少,想混口饭吃可不容易。于是台湾各金融机构普遍采取金融控股模式以增强竞争实力。金融控股公司须对银行、保险公司或证券商有控制性持股,需跨两种业态以上,实收资本额最低600亿元,资产总额最低7500亿元。金控模式下的“集团混业,经营分业”能起到协同效应,利于综合各细分金融领域优势,共担风险。
市场太零散削弱竞争力
不要以为傍上金控,台湾银行业就强大了。由于市场结构过于零散大大削弱了竞争力,台湾银行业获利水平在全球同业中属中下等生。
据统计,2018年8月,台湾本土银行总资产47.76万亿元,净资产3.55万亿元,前八月税前盈利2425亿元,资产报酬率仅为0.51%。
台湾主管官员指出,台湾公股行库的市占率仍接近50%,高达20家银行业的资产总值,还不到整体银行体系总资产的1.5%。台湾的银行同质性过高,规模太小,市场过于零散,而赢利能力远低于国际水准,金融产业已面临瓶颈。为此台湾主管部门鼓励跨国金融合作、提升公司治理法规、投资流程松绑以及鼓励金融机构合并等等。
新闻推荐
央行: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 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经国务院批准,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人民银行引导设立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