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国内财经> 正文

京东超市升级 “物竞天择”,欲实现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

界面新闻 2019-09-04 14:13

记者 | 周伊雪

编辑 |

在营收增速放缓、用户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京东集团正处在战略转型期,“开放"是关键词。

“京东要在数据和运营上更开放,不固守自营模式,要拥抱所有商业模式。"9月3日,在京东超市战略升级发布会上,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闫小兵再次提及这一点。

京东超市是京东与阿里在日用消费品战争中的获胜者,其2017年营收规模已经超过千亿,领先猫超一个身位。在此次战略升级发布会上,更是提出了未来三年内消费品成交额超过8000亿元的目标。为实现8000亿元,京东超市对外宣布了在用户、产品、营销、渠道等方面的升级策略。

不过,其中最能够体现“开放"内涵的是“物竞天择"项目。该项目是京东与品牌商联合推出线上线下联通的“最后一公里30分钟消费"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京东会与线下各类网点进行接通,包括便利店、社区门店、KA区域商超以及品牌自有连锁门店。消费者在京东下单,通过智能算法,将订单推送给离消费者最近的门店,然后基于京东物流,包括社会上的众包物流、门店自由物流,将货物送至消费者手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模式中,京东与品牌商之间的合作方式将是多样化的:如果品牌商拥有自己的数字化配送网络和网点,京东则直接与品牌体系进行接通;如果品牌缺乏自己直接掌控的网点,京东可以将体系内的网点,如京东便利店等,开放给品牌合作伙伴。至于配送,可以由品牌商自主配送,也可以社会物流配送,甚至可以由友商配送。

直观来看,这些网点可以理解为京东的前置仓。消费者从京东APP上下单,社会化物流从最近网点进行配送。对于已被各类新零售项目狂轰滥炸的消费者来说,这种模式并不算新鲜。但对品牌商来说,这个模式的特殊性在于,京东会将采购订单下给品牌商,而并非京东自营。也就是说,在这种模式下,京东赚的钱并不是自营模式下的商品进销差价,而是对品牌商的服务费用。

简而言之,京东不是自己卖货,而是以流量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商卖货。这个模式也符合京东要做“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的定位。

对京东来说,这种方式带来的好处是,可以降低自建物流成本,尤其在低线城市,而低线市场是京东今年的一场关键战役。不同于高线城市的市场和用户已几近饱和,咨询机构尼尔森认为,低线城市在未来两年内仍在红利期。这部分市场是几大头部电商目前争夺的焦点。

“京东自营的网络,越往下走配送成本越贵,但在下沉市场,去中心化物流配送成本是越便宜的,与京东自营正好相反。"京东零售集团消费品事业部全渠道合作部总经理李昌明说。

据李昌明透露,“物竞天择"项目真正立项是在今年4月份,初期主要在米面粮油水印等品类合作。此后团队发现通讯、汽车、服务、医药等品类都在借鉴这种方式,因此未来“物竞天择"项目的覆盖业态将会非常广。据京东官方资料,目前“物竞天择"项目已与沃尔玛、永辉、屈臣氏、京东酒世界等超过300家零售商合作。

不过,对于以自营为主、强调高品质形象的京东来说,开放也可能意味着不可控的风险,一旦开放是否会损伤京东的品牌形象?李昌明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京东对此也有过考虑,因此在项目初期会选择品牌强管控或者京东强管控的网点,因为这些网点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货品能够有所保障。至于后期,会视情况逐步开放。

更大的挑战则来自于品牌方。一般来讲,品牌方会对线上、线下渠道做区隔,由不同团队运营。两种渠道的成本利润构成不同,业绩考核方式也不同。而一旦与京东“物竞天择"项目合作,相当于将线上团队的业绩分流至线下,品牌是否会愿意做出改变?李昌明告诉记者,现在的解决方案是看订单的源头在哪里。如果是从线上下单,则订单归属线上团队。

但假设某区域内用户购买需求是一定的,则不可避免会存在线上线下渠道冲突。不过,李昌明表示,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趋势下,已经有品牌的内部组织架构做出改变,比如宝洁。

实际上,此前京东曾与沃尔玛进行过同样的合作,用户从京东APP上的沃尔玛旗舰店下单,货品会从最近的沃尔玛网点发出。不过该合作的基础是沃尔玛与京东实现三通——用户、门店、库存三通。此外,沃尔玛还是京东的第三大股东,双方有强资本绑定关系。至于其他品牌,愿意与京东合作到何种程度则还有待观察。

李昌明希望“物竞天择"项目未来能下沉至五线城市。为实现这个目标,京东必须要从说服品牌商开始。

新闻推荐

从“带货网红”谈起 圣城视角

华峰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而短视频APP的出现也让我们能在短时间内收获快乐。目前,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