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科技为处置非法集资装上“千里眼”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勇
近年来,监管科技与金融科技一样,成为一个多方关注的热门话题。作为监管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科技无疑是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千里眼”。记者了解到,在处置包括非法集资在内的非法金融活动中,深圳锻造出三大金融监测科技系统,为市民“钱袋子”保驾护航。
“提高风险监测识别水平,提升监管能力和效率,是深圳市金融监测科技稳步推进的初衷。”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与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因此监测系统之一的“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应运而生。
为适应地方金融监管职能变化,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不断完善地方金融非现场监管体系。2019年,在原P2P、小额贷款、交易场所三类业态建设基础上,新增融资担保、典当行、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地方资产管理共5类业态建设,实现监管业态扩充以及统一监管工作。一是建设监测预警子系统,加工“7+4”类企业及P2P网贷机构报送的基础数据,形成一二级衍生指标;二是结合外部数据,通过风险模型(如COMB、CAMEL-RR、FORCE)运算企业风险指数,对高风险企业进行预警;三是设置行业报告功能栏,深入了解整个行业运营情况,准确、及时掌握每家企业动态,及时提示风险。
其次是深圳市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海豚”系统。针对新兴金融及类金融行业风险隐患高、风险隐蔽性强等问题,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开发建设了“深圳市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通过整合互联网公开信息、政务数据、银行资金账户异动信息、信访投诉举报等信息,构建了地方金融风险基础数据库,并以人、资金、业务为主线编制“海豚指数(DOLPHIN)”,对辖内24万家新兴金融企业进行全方位监测,共对2.2万家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分析,识别出高风险企业39家,部分违法线索已移交公安打击。2019年,该系统已通过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的第三方测评,完成了项目竣工验收。
“灵鲲”金融安全大数据平台。2018年,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与腾讯联合开发灵鲲金融安全大数据监测系统。借助腾讯掌握的千亿条“黑产”数据和知识图谱,融合公安、工商、法院、税务、银行、信访等42个单位的行政数据,建立8个维度的监测预警模型,对网络传销、外汇交易、投资理财等10余个业态风险的进行监测。上线以来,对4.7万家新兴金融企业进行重点分析,识别出风险企业1500余家,有效提升了金融风险精准预警能力。
新闻推荐
游客在湖北武汉黄鹤楼景区观看演出(10月1日摄)。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GDP同比增长0.7%!三季度经济增速加快,同比增长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