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国内财经> 正文

推进债券市场治理 强化信用风险管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0-11-14 01:51

日前,评级为AAA的永城煤电的一只债券违约,引发市场担忧,造成多只债券异常波动,包括清华控股、云南城投、天安煤业、冀中能源等出现大幅下跌,进一步引起市场对信用债关注和担忧。

长期以来,市场对国企和城投的债券具有刚兑信仰,他们背后往往代表着当地政府的信用担保,按照经验,当债券出现违约迹象时地方政府一般会出面协调处理,这样的干预又强化了市场的刚兑信仰。但是,今年以来,违约的1200亿债券中,AAA级国企违约金额占比32%,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了债券投资者的信心。

此次个别债券违约引发市场关注的原因,在于投资者对于地方能否主动协调刚兑的态度产生了一些不确定性,而且市场发现这种现象存在地域性与行业性,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内风险排查和规避行为。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杠杆率的提高在客观上部分源于一些国企与地方政府债务不断增长。一方面,这对于地方政府融资的约束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也可能促使一部分债券投资者通过增加杠杆无风险获利。事实上,随着地方政府与国企融资规模越来越大,信用风险也会相应增加,但是,仍然有一些机构创造出结构性业务,帮助那些已经丧失融资能力的企业发行债券。

国内资管机构的债券投资亟待形成严谨且专业的文化和体系,优化操作和获利方式,改变包括加杠杆、拉长久期以及信用下沉等在内的较为原始的获利方式,增加技术含量。过去粗放式的方式与某种刚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风险意识,这种供需结构可能积累风险,但在“大而不能倒”的潜意识里,这种系统性风险容易被忽略。

大部分投资者看上去处于清醒状态,这种宏观上的清醒可能局部地制造“羊群效应”,例如本能地怀疑一切,包括对于AAA级也暂时失去信心。毫无疑问,债券市场应该改变这种状况。国企与地方政府债券的规模大,融资需求高,应进一步对债券市场加以治理,逐步加以规范化,促进市场化发展,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化解“大而不能倒”的道德风险,打破刚兑信仰。

一些债券违约产生的市场恐慌,有时与公司“逃废债”有关。故意逃废债是信用评级机构与投资者无法预知的风险,如果形成这种风气,那就容易引发投资者对其他债券安全的怀疑并产生传导效应。因此,一方面,监管部门应该打击债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良好秩序,另一方面,投资者也应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法治的框架内解决问题。

在过去几年,中国积极推动市场降杠杆以防范金融风险,今年以来,在应对疫情的背景下,融资环境较之前宽松。但是,实体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竞争都存在优胜劣汰,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如果在竞争中失败就应该出清,而不是变成僵尸企业。国企是市场主体之一,地方政府适度地减少对地方国企的保护或许反而有助于提升它们的竞争力。

目前,中国度过了疫情挑战带来的信用危险期,整体上企业的质量在不断提升,部分长期依赖债务维持的企业可能会出现问题,这也应是意料之中的,它们本来应是出清的部分。所谓的风险也应该局限在有限的领域,不应该非理性地传染。与此同时,央行正在加大资金投放规模,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在经济稳定且没有系统性风险的背景下,市场无需过度情绪化反应,应该积极适应新的规范化、市场化与法治化的环境。

新闻推荐

香港:第三季度经济稍见改善 但仍明显低于衰退前水平

11月13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经济报告以及第三季度本地生产总值修订数字。香港特区政府官网发布的新闻公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