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国内财经> 正文

获客不能靠诱导欺瞒,“美团月付”亟须合规性审查

南方都市报 2021-01-12 06:00

日前,有用户指出,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美团外卖和美团买菜分别开通金融服务即“美团月付”,欠款100多元。不少网友表示也曾有过类似经历。据报道,“美团月付”是一种授信付款服务,逾期会在个人征信中体现。

在网友反映的经历中,在使用美团的外卖、买菜甚至单车服务时,都在没有显著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了美团月付,有网友愤怒地表示使用美团单车“1.5元都给我贷款!”从生活常识出发,大量互不相识的人冒着逾期上征信的风险,在明确知情的情况下开通一项贷款服务贷几块钱到几百块不等不还还集体谎称不知情的可能性非常小。

除了网友的“证言“之外,从美团月付的开通方式来看,用户很可能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了这项授信付款服务。美团月付的名称并不能直接和贷款业务产生联想,也有多名用户表示,自己是在使用场景下被诱导开通的,并不清楚这是一项贷款业务。有的人是因为点外卖的时候,美团支付选项最靠前的就包括“美团月付”,甚至还醒目标注“本单立减最高88元”、“免费领3元红包”等优惠信息,这样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这只是一个绑定银行卡的付款业务而开通,整个开通过程中也没有其他明显的提示。甚至有人是在订单确认页面随机跳出了月付界面,误点才不小心开通了这项服务。这样的开通过程,何止是违反监管部门多次强调的“禁止诱导借款人过度负债”,说是诱导都还不够准确,甚至可以说到了瞒骗的程度——借款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成了借款人。

美团月付不仅开通程序的合法性需要打个问号,审核的合规性也存疑。该报道中的主要受访者美团深圳用户“做减法的葱姑娘”表示,自己在没有申请、没有实名认证也没有绑定银行卡的情况下被顺利开通了类似贷款的服务。如果这些表述属实,这都不只是诱导、瞒骗拉人过度借贷的问题了,而是涉嫌鼓励虚假客源,给守法公民挖坑,为犯罪分子留坑——不经意被开通的人因不知情没还款信用受损甚至变失信被执行人,而潜在犯罪分子则可以利用这一漏洞套现——金融安全被置于何地?

美团月付的套路合法性合规性都存疑,而且,给用户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很大,这并不是用户自愿承担的风险,而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迫承担的,甚至由于不知情很可能扩大信用风险。“做减法的葱姑娘”表示,自己并不知道被开通了贷款,所以没有使用这项服务也没有享受过优惠,却在有欠款的情况下用其他支付方式支付了23笔订单,直到收到短信通知有300元贷款欠款。虽然,最终通过反复投诉与自证,这300元贷款被免除,但她为本就不该由她来承担的后果付出了太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更何况,其他没有像这位姑娘一样发现被贷款而逾期上了征信的用户怎么办?会否影响后续贷款和信用状况?连对移动支付十分熟悉的年轻人都频频掉坑,大量以为卸载了App就等于停止服务的中老年用户又怎么办?

经搜索发现,在2020年7月美团月付刚上线两个月时,就被报道过开通方式有问题。只要用户点击领取权益,不用单独勾选就会默认接受《美团月付授信付款合同》和《美团金融隐私政策》,而这明显违反《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的规定,是可以被认定为“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

获取用户信息和授信需要确保知情同意,获客不能靠诱导更不能靠“骗”,这样的道理已经说累了。但半年过去了,美团月付依然故我,甚至变本加厉,类似的诱导甚至“瞒骗”的开通方式延伸到了美团外卖、买菜和骑车等主营业务上。上周,央行和银保监会共同起草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发布,能让这疯狂的现象停下来吗?

新闻推荐

交通事故受伤可申领“路救基金”

案例:82岁高龄的韩大伯一直保持着早上晨练的习惯。某日凌晨,当他骑着三轮自行车沿村路到社区广场锻炼途中,被同向行驶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