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国内财经> 正文

“黄牛”经济学

深圳商报 2021-01-12 06:23

◆岑嵘

我们单位边上有一家大型体育馆,每当有重大比赛和演出时便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同时还有很多“黄牛”站在路边,问你“有没有票”或者“票要不要”。

“黄牛”也称“票贩子”, 上海人形象地称他们为“打桩模子”,即上海话中“站在街头的人”。“黄牛”这个名字的来源有很多说法,有种说法非常形象,说黄牛皮硬毛多,一年换两次毛,所以黄牛党就是挣毛利的意思。因此只要任何有利可图的票号买卖,就会有他们的身影,比如倒卖火车票、景区旅游票、演唱会票、戏票、球票、医院挂号,甚至是楼盘认购号、网红餐饮的排队号。

不管你喜不喜欢,“黄牛”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假如我们用经济学的眼光,又该如何看待这个群体呢?

“黄牛”是通过大量购进定价过低的票证然后高价出售获得赢利的,比如每年春运的火车票都相当稀缺,这时很多票贩子就会操纵抢票软件,来和普通乘客来抢购火车票,这有点像华尔街金融市场的高频交易员,以领先几毫秒的优势抢先完成交易, “黄牛”凭借这种技术优势,会让真正有需要的人无法购到票。从这点上说,它的作用是负面的。

但“黄牛”的意义并不仅此而已。他们通过倒卖票证,创造出了一个二级市场,把票证价格推向了一个由市场决定的均衡点,维持了供需平衡,在经济学上这种功能也被称为“价格发现”。

比如一个大型演唱会,常常会有大量的赠票,得到赠票的人往往并非真正的歌迷,他们对演唱会的需求也并不强烈,而那些铁杆歌迷则愿意付出更高的代价以获得门票,这时的“黄牛”则起到了一个按照需求大小重新分配的作用。

经济学家莱斯利和索伦森通过美国最大的两个门票转售平台eBay和StubHub追踪了相关的转售信息,两位经济学家发现,座位更好的门票被转售的可能性更大,门票转售通常发生在临近演出的日期,转售价格比票面价格平均高出40%,也有25%的门票转让价格比原价要低。

也就是说,通过转卖,门票被更精确地定价。演出公司出于某些原因或者非市场因素导致定价错误,那么通过“黄牛”最终这些门票会重新分配到那些最珍视它们的人手里,这就是所谓的“价格发现”。

不过莱斯利和索伦森在经过综合考虑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尽管通过二级市场转售门票的确提高了门票销售的分配效率,但这一好处却因为在一级市场购买门票的竞争变得越发激烈,以及二级市场中存在的交易成本而被抵消了(这么多“黄牛”像木桩一样站在街头也是巨大的成本)。

尽管“黄牛党”起到了部分价格发现的作用,但最大的赢家还是他们自己。因此莱斯利和索伦森这两位经济学家最后认为:“我们有理由对门票转售进行限制。”

新闻推荐

近400万美国人半年没工作

美国媒体10日报道,尽管美国企业在疫情期间未停止招工,仍有将近400万美国人处于长期失业状态。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