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国内财经> 正文

媒体批彩礼贷、墓地贷:类似伪创新的闹剧式“表演”该收场了

工人日报 2021-03-25 11:59

伪创新屡屡粉墨登场,根子在一些人“挣快钱”的思想作祟。相比真创新的高投入、耗时耗力,复制已有模式、稍加变通,或者炒作伪概念,投入更低、来钱更快。而监管的滞后或缺失,也给了一些人钻空子的机会。

在舆论的诧异和声讨中,彩礼贷、墓地贷不出意外地迅速被叫停,以闹剧收场——据近日《工人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3月18日,云南昆明一陵园推出“不需要抵押”的墓地按揭贷被叫停;同日,九江银行发布致歉声明,表示取消之前推出的彩礼贷,并对责任人给予处分。

彩礼贷、墓地贷,类似“奇葩贷”的合法合理性何在?金融产品创新的边界何在?公众对类似游走于法律边缘、有悖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奇葩贷”,纷纷表示不满与质疑。

彩礼贷、墓地贷,表面上看是银行拓宽消费贷应用场景、满足特定人群金融需求的创新,实质上则是典型的伪创新。

银保监会曾给出衡量金融创新合理性的基本标准——是否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是否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是否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照看,彩礼贷、墓地贷无疑谈不上支持实体经济,某种程度上会鼓励“天价彩礼”“天价墓”等不良风气,而过度营销则可能诱导消费者过度负债,不利于防范金融风险。

类似伪创新的身影,近来不时出没于我们周边,包括某些以“高科技”名义,热炒伪概念。比如,在很多人还没搞清楚量子技术的时候,“量子护肤”“量子项链”“量子眼镜”等量子概念日用品充斥电商平台。很快,专家啪啪“打脸”这些商品:目前量子科技研究主要集中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应用到百姓生活可能还要数年之后。当下所谓“量子+生活”产品,几乎都是骗人的。

这些伪创新产品大多披着光鲜的外衣,针对特定消费群体的需求,精准下套。比如,借款、嫩肤、黑发是某些人群的刚需,在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庞大的消费者人群中,针对这些刚需上演的骗钱闹剧总会不时上演,而不幸的是,它们也总能找到一些“交学费”的人。

伪创新屡屡粉墨登场,根子在一些人“挣快钱”的思想作祟。相比真创新的高投入、耗时耗力,复制已有模式、稍加变通,或者炒作伪概念,投入更低、来钱更快。而监管的滞后或缺失,也给了一些人钻空子的机会。

类似伪创新的闹剧,尽管只是活跃在个别领域或地方,总体规模和体量不算很大,但我们依然有必要警惕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以金融产品为例,贷款产品的创新理当守住底线和“良心”,不能折损淳朴的民俗民风和社会主流价值观。

打击伪创新、防止被忽悠,需要社会各界一道努力。监管要与时俱进,快速反应,正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确保金融创新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此外,一旦发现有类似闹剧上演,相关各方应配合监管部门,及时揭穿闹剧、骗局的真面目,规范相关市场秩序。

无论是金融领域,还是其他领域,创新都应该得到鼓励,但创新必须坚守一个基本前提和价值取向——守正。无视社会效益的创新注定难以走远、走稳。与此同时,有必要强调,各方应该多给真正的创新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创新背后的汗水被人们看到,让创新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实现。

(原题为《伪创新,闹剧式“表演”该收场了》)(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等额同价 央行3月续做1000亿元MLF对冲到期规模

央行连续两个月等额续做“麻辣粉”(MLF)。3月15日早间,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开展1000亿元中期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