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恶意屏蔽”,回到互联网该有的样子
□肖明君
上周,有一个重要消息,让网友们有点小兴奋,并忍不住在朋友圈里奔走相告:微信、淘宝、抖音等真的可以相互打通了!
消息来源是这样的,9月9日下午,工信部信管局召开165专项“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提出三点合规标准,要求各平台自9月17日开始,必须按标准解除屏蔽,否则将采取执法处置措施。
解除屏蔽,这在互联网领域,尤其对网购和电商行业来说,绝对是一个抢眼新闻。这意味着,一条淘宝链接,在微信上无需跳转就能直接打开了!既省时又省事,关键是省心!
说到解除屏蔽,不得不说一下“恶意屏蔽”,对于开网店的人或者热衷于网购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不想提起的创伤。想想,看到一个很好的东西,想给好友推荐一下,结果发送的链接在社交软件里打不开,只能让对方复制到外部浏览器打开,才能实现分享。明明可以“一链直达”,却要复制来复制去,此情此景,是不是感到很虐?这就是所谓的“恶意屏蔽”。这种路数给网点店主、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是对于大平台来说,却是好处多多。只有别人的链接在自家平台打不开,才会让网友只做自己的“铁粉”。如果你熟悉前两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网购平台“二选一”,就很容易从“恶意屏蔽”身上看到熟悉的影子。
在“恶意屏蔽”这个词还没出来的时候,这种行为顶多叫做“屏蔽”,只是被看做互联网公司的竞争策略。但是当这种行为让很多严重依赖线上平台的创业公司不断被吸血、不断被收割的时候,其巨大隐患才浮出了水面。原来,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垄断,至少在客观上会导致垄断。有位法学专家已经提出,近些年来,我国平台经济生态由早期的“开放”转向“封闭”,以某些主导平台为代表,其已经或正在努力打造一个可以左右用户对其基础应用、网页及核心基础服务进行访问的“围墙”系统,限制用户访问或享用其指定或限定的内容、应用或服务。
基于这样的判断,相关管理部门开始接连出手,大力管制。在9月9日的“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之前,工信部曾于7月26日开展过专项整治行动,其中涉及到重点整治恶意屏蔽网址链接和干扰其他企业产品或服务运行等问题,包括无正当理由限制其他网址链接的正常访问、实施歧视性屏蔽措施等场景。
对于突如其来的“一链直达”,有的网友还是表达了一点担忧:各平台消除了链接壁垒,真正互联互通后,朋友圈里类似“砍一刀”的垃圾营销信息是不是就可以自由飞翔了?其实,这是个问题,也不是个问题,依靠现在的大数据技术,对于垃圾信息进行精准“封印”已不算多大问题。问题在于,不能让这种担忧成为给互联网“垒墙”的理由。
如上所述,“恶意屏蔽”给网购消费者带来了极大不便,也让很多创业公司面临着一个不完美的网络生态,要么被绑架,要么被踢出,创业维艰。那么,“恶意屏蔽”对于始作俑者的大平台公司就好吗?一般说来,通过不正当竞争做大的企业,其本质是寄生性质的,不代表业态未来,而垄断本身就是一种慢性“软骨剂”,它会让大企业慢慢失去进取意识,变成“虚胖、易感体质”,最终脆弱不堪,轰然倒塌。就此而言,互联网平台一家独大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恶意屏蔽”更不是互联网该有的样子,它违背了互联网开放和共享的精神。而消除垄断显然又不能靠市场伦理说教和企业自觉,这个时候需要市场规范和管理及时到位,于是,制止“恶意屏蔽”的管制举措来了,来得正是时候!
新闻推荐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统计显示:2021年1—7月,我国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以下简称“规上互联网企业”)业务收入两年平均增速...